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美国之行(三):站在峡谷边缘看风景

已有 3190 次阅读 2017-6-8 16:08 |个人分类:走遍天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大峡谷, 美国旅行

从去年开始计划美国之行,一直准备先游西部的,因为知道那里可看的自然风景多,这正是我所需要的。

国人熟悉的美国西部景色包括黄石公园,一号公路,科罗拉多大峡谷等,羚羊峡谷好像是近几年才火起来的。


无论是从西往东游,还是由东往西游,不外乎走这几个景点。没想这次东西部都走了,但由于时间短,从东部飞到西部就不可能再往北走1号公路,或去黄石等。要想看美西的几大国家公园,一般要走专门的线路,价格也不便宜。只好以后找机会再单独去了。

有趣的是,我们是从东往西游美国,姐姐他们是从西往东游,比我们早出来一周的时间,结果居然在新泽西州的FairBridgeInn旅馆相遇了。看来,给中国人准备的同级酒店就那几个,大家都是比较成熟的固定线路,相遇也不奇怪。我们的旅游方向相反,正好可以借机了解一下西部他们走过的景点。他们才去了大峡谷,还坐了直升机下到谷底看风景,不过我对这个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有关大峡谷,我没有发现特别震撼的照片。

所以,对这万里之外的大峡谷并没有抱特别高的期望,毕竟,我们祖国的名山大川太多太多了。

由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知名度高,全团的人都报名参与了,这是此行唯一所有人都参与的项目。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Arizona)西北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已经是很成熟的旅游景区。难怪,早在差不多100年前(1919年),威尔逊总统就将大峡谷地区辟为“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说到峡谷,总让我与耸立的高山,壁立千仞的两崖相联想,然而,去科罗拉多大峡谷,此行并未感受到这些。沿途道路平坦,车窗两侧看到的景色没什么特别不同,低矮的山包,发红色的山石.....到了景区停车场,进入景点,走不了几分钟,一个“巨大的坑”呈现在眼前,这就是大峡谷所在了。一眼望去,红色的山石,少有的绿色,一个个像桌面似的凸起......

这个“大坑”,会不会是条大河流过的地方?没错!由于科罗拉多河的长期冲刷,不舍昼夜地向前奔流,有时开山劈道,有时让路回流,在主流与支流的上游就已刻凿出多个峡谷,而最后流经亚利桑那州多岩的凯巴布高原时,更出现惊人之笔,形成了这个大峡谷奇观,科罗拉多大峡谷成为这条水系所有峡谷中的“峡谷之王”。

遗憾的是,站在峡谷边缘远眺,山谷中我并没有发现河的痕迹,哪怕一小股绿色的溪流。许多河流都干枯了,全球变暖的结果吗?


大自然鬼斧神工,谁说不是呢。科罗拉多大峡谷,震撼是足够让人震撼的,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往谷底走,只能站在边缘的观景平台远眺峡谷风光。至于姐说的直升机,没有看到,一问,原来这大峡谷并不只有一个景区,姐她们去的西峡,人多,游乐项目也多,我们去的南峡,人相对少些,景区设施,游乐项目稍微少些。不过,在这里除了远眺大峡谷,在有绿色草坪的公园里走走也不错。

不像羚羊彩穴可以深入进去从下往上拍照,站在峡谷边缘往下往远看,真的也不容易拍出好的照片, 缺少参照物和色彩的变化, 立体感就不容易体现, 一不留神就拍成平面的了。俺摄影水平不高,设备一般,只带了索尼微单。对大峡谷的照片真的不太满意。



正好是美国的假期,来科罗拉多大峡谷南峡的美国人其实也不少


用长焦拉近了看看。科罗拉多高原为典型的“桌状高地”,也称“桌子山”,即顶部平坦侧面陡峭的山。




天然大桌子,支上擎天椅,可以开一桌了


像不像座废墟啥的


正午的阳光太强烈,大峡谷的色彩显得单调,据说由于岩石的色彩可以随阳光照射的不同角度而变化,

峡谷也会呈现多彩迷人的风光

看样子峡谷中缺少生机,听说这里曾经或正在有75种哺乳动物、50种两栖和爬行动物、

25种鱼类和超过300种的鸟类生存,可惜没见到啊,只见到了一只小松鼠



这细细的玩意,当椅子都不够宽


一眼望不到底,据说这里平均谷深1600米






这个有点意思,有走人的门,旁边还开了窗子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8991-1059724.html

上一篇:美国之行(二): 去美国看什么?(羚羊谷篇)
下一篇:美国之行(四):没有那么多的水泥森林

3 刁承泰 鲍博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