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丽霞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ublx 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智能交通系统(ITS)

博文

以智慧交通为支撑,建设“四个交通”

已有 7873 次阅读 2015-9-6 09:3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2014年杨传堂部长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上提出,在新常态下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深化改革,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四个交通”是指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要围绕“四个交通”目标,把智慧交通建设作为主战场,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作为主攻方向,争取在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强化互联网思维,注重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与各种传统业态的融合发展,推动新兴业态发展壮大,为交通运输这个传统产业插上创新创意的翅膀,带动综合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提质上档。

本次提出的智慧交通,不在同于过去的智能交通、交通信息化。智慧,是一种高于信息化、智能化的更高级的综合能力,智慧交通应是具备分析、思考的能力,包含交通感知、知识、记忆、联想、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决策等多种能力。在过去的20多年国内外各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经历了区域交通信号控制、交通监控及违法监测、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公共交通监控及调度、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建设发展后,以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发展“以人为本、集约综合、绿色平安、和谐智慧、开放可持续”的智慧交通将成为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

智慧交通领域近期热点建设发展方向为:

1)交通信息采集与完善,建设智慧交通感知网络:建设融合视频监控、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射频识别技术(RFID)、地磁检测、ETC检测、环形线圈、视频图像、牌照识别、手机、WIFI、电子牌照等感知手段集成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实时采集车辆、行人的位置信息、运行特征,全面掌握交通基础设施、车辆运行状态、居民出行状态、城市安全状态,构建全息感知智慧交通体系。

2)建设密集型客流集散地人流监测和预警系统:研究客流监测手段,客流统计及状态判别模型,建议与交通基础设施特征相匹配的区域客流预警机制,建设视频全覆盖,搭建基于手机、视频、WIFI等多方式的数据采集平台,建设网络化应急预案库,提高客流群的监测、判别、预警、预案能力。

3)建设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及反馈应用系统:研究公共交通出行前信息服务关键技术和实现机理,以发车间隔大于15分钟的公交车辆为试点,建设公交出行前规划及信息服务系统,通过网站、手机app等形式查询、定制推送常用公交车辆到达时刻及车辆满载率信息,提升公众出行效率,同时,收集针对公交线路查询、定制、乘坐的数据,建设公交数据反馈系统,为线路调整、时刻优化、车辆调度等提供数据支撑。

4)建设综合交通大数据调查及预测系统:改变传统的交通调查及预测手段,建立交通调查数据库和预测模型,实现与城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数据共享,基于智慧交通采集的全息数据,开发大数据模型,进行未来趋势推测,为规划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并建立评估数据库系统,选取代表性已建和待建项目做好预测和实际运行的交通评估,为大数据预测模型的修正提供支撑。

5)建设静态交通管控信息平台:打破物业、企业、政府管理格局,汇聚具有经营行为的路内、路外停车泊位的设施布点、动态泊位状态及数据,推行基于POS机和智能咪表的电子收费手段,根据交通需求建设停车信息共享及发布,发挥取费杠杆效应,缓解重要节点、区域的停车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6)建设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管养运平台:汇聚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电子健康档案,从设计、建设到运营、养护,为大中修提供决策支持、为规划设计提供应用反馈,建立与完善道路、桥梁、隧道交通基础设施的维修养护材料及施工技术体系,建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构建具有开放性、创新性的智慧型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管养信息汇聚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及平台,与动态交通数据共享分析城市交通运行。

综上,综合交通是核心,智慧交通是关键,绿色交通是引领,平安交通是基础,智慧交通的建设效用体现在提升综合交通服务水平、倡导绿色交通、保障城市的交通平安。“四个交通”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的有机体系。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3486-918841.html

上一篇:两个九年
下一篇:写在2015平安夜

2 赵凤光 李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