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lueice1126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博文

评“我为什么选择出国工作?--喻海良”

已有 6216 次阅读 2012-7-26 19:1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选择, 工作, 出国, 迷茫, 艰辛

    今天看到喻海良老师发表在小木虫上的“我为什么选择出国工作?”(http://emuch.net/html/201205/4518693.html)一文,一时感慨颇多,不了解喻老师的,估计只能看到喻老师32岁成为教授的风光,感觉喻老师科研生涯的顺利。但看完这篇文章,我们才能又一次深刻体会到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每个人都不可能随便成功,命运的永远喜欢垂青那些有准备,更努力和用功的人们。正如乔布斯说的那样,有事命运会用砖头敲打你的脑袋,但千万别灰心。正如喻老师,看到他硕士毕业就能留校,我们都不仅羡慕万分,可我们忽略了随后喻老师的不得已所做的艰难选择及卓越努力。所以我们不应该抱怨什么,没有人永远是一番顺风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再努力。自己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喻老师全文如下:
 
   我第一次知道学生可以出国留学是高三毕业后,班上有一个学习成绩相对差一点的同学,由于家境较好,去了乌克兰最好的大学。由于当时她的学习成绩真的不是很好,而且能进乌克兰最好的大学,所以,我当时觉得那里的大学教育太差,可能还不如国内的二本。进入大学后,我们学院和英国伦敦大学有合作,国内3年,英国2年,最后获国内大学本科文凭和伦敦大学硕士学位。由于两校合作关系,每年可以派不少学生过去,前提是,伦敦大学免除一半学费的优惠,学生自己出一半的学费。对于穷学生的我,自然只能望而却步。但是,进一步对出国留学没有好感,因为有钱就行。上研究生的时候,某日本朋友推荐我去大阪大学学习,前提是放弃国内大学的博士学位。自己觉得不值,导师也不太赞成,就放弃了。

        博士毕业后,由于人事变动,我突然不再被认为是可以培养的“人才”,在原单位受到几个和导师意见相左的“学霸”的排挤。为了自己的前途,我决心暂时离开学校,以躲避风头。此时,导师建议我去德国做洪堡学者,并帮助我联系了某著名大学的副校长,对方看到我的CV后,很快同意要我,并给我一些相关材料。就在这时,我自己还联系了清华大学的老师,他们收到简历后,第二天就写信欢迎去他们组。由于我急于躲避成为“枪头鸟”,早日离开是非之地,再次放弃了出国,办理停薪留职到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的确,在我的眼里,清华并不比国外名牌大学差。

         在清华大学期间,我一方面每半年回原校汇报工作,另一方面,打听大家对我的看法是否改变。很遗憾,每一次都受伤而走,虽然我依然希望回到那里工作。在此期间,我给领导写信希望得到单位的培养与肯定,因为“杰青”以上才是我将来的定位目标。但是,后来我们实验室的人事领导做的非常过分。我到清华后不久,单位的另一个同事接着去了加拿大。然而,在职称评定的时候,该领导以我现在不在单位为由不同意给评定职称,然而,却帮助那个同事评了职称(现领导得意弟子)。此时,我写信给了学校人事处处长,没有回复。为此,在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决定辞职,彻底离开这片伤心地。可怜我原计划回去,白白浪费了清华大学可以给我提供的2万多住房补贴(在职人员没有)。

        也就在此时,卧龙岗大学这边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主动邀请我出国。他给我讲了很多出国的好处。考虑到现在的情况和将来发展的空间,我同意了。很快,他们让我写了一个申请书,并帮助填写了一些材料,最后,我以第一的身份获得了卧龙岗大学提供的三个岗位之一。刚来这里的时候,很多人问我是不是从美国过来的,的确,从国内博士毕业获得国外工作岗位不易。获得这个岗位后,我可以申请澳大利亚绿卡。但是,害怕自己将来不回国,而主动放弃了。的确,在出国之前的最后一个月,我把人事关系落到了另一所学校。

        现在再总结一下我出国的原因:(1)国内非学术因素对人的成长影响过大,很多学霸完全把自己的私人恩怨施加与别人头上,让人看不到希望,甚至绝望;(2)国外大学以学术发展的眼光评级“人才”,而且各种待遇比国内高出4倍以上,为何拒绝?(3)的确以前没有深入了解国外学术发展情况,有志者应该走出来看看,否则永远只知道自己井口上的一块天,不利于成为“大才”;(4)走出来也是能力的一种象征,的确岗位稀少,我要证明给某些“人”看。(5)将来我还可以回国,而且,可能还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最后列出最重要的一条,“出国之目的,在于将来为己国造新文明”,希望将来有机会做到。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773-596150.html

上一篇:个人简介
下一篇:评“你有电脑强迫症吗?”

1 曾新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0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