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科研捷径糊涂论 精选

已有 14111 次阅读 2018-7-26 21:53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虽然以前写过不少博文,里面提到科研捷径,但是最近反思,对科研捷径感到越发不理解了。

第一,科研捷径的基本前提。一般不讨论通过非正当竞争手段获得科研利益,比如人脉、关系、情商之类。但是现在许多情况,其实是以合法的外衣、规范的程序出现的,很多属于擦边球。如果这将因素排除在外,现在许多所谓的科研捷径也不能称为捷径。

第二,合理的捷径是要加以鼓励的。比如参加学术交流,与同行正常交往与互动,毕竟这是共赢的。中国是人情社会,既然认识了,很多时候还会有不少方便,这又回到第一个问题了。

第三,成功人士会轻描淡写自己的努力。这是可以理解的,坊间听过不少传闻、故事甚至笑话。大咖一旦成功,会掩盖自己曾经的辛苦,仿佛有不少捷径。所以,这个其实也要排除在科研捷径之外。

第四,科研天才是有的,这不可以学习,当然也排除在捷径之外。那是天才,你别和天才比。

第五,捷径并不意味着很容易。根据学术规范,遵循学术规律,认真做好研究。可能获得较多的成果,其实,这可以说是捷径,也可以说是非捷径。前几天看到从事人工智能的罗博士一年获批17个美国专利,真是感叹,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其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第六,就单一某个方面来说,取得骄人的成绩都属于异常点,不能普及到一般学者,所以也谈不上有捷径。比如有的学者主持过10几个甚至20几个国家项目;有的学者一年发表10几篇甚至更多SCI;前面罗博士一年拿到美国17个专利等等。人家也是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难以普及。

第七,对于更多的学者,在科研中尽可能掌握相关的信息,防止信息不对称,剩下的就是脚踏实地做科研,这不能算是捷径,也可以算是。

第八,对科研捷径最好采用规范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即内行评价才是合理的。同时要注意学科差异,比如历史学、外语等学科发论文太难了,但是有些学科相对还是好一些。

再补充一条:

第九,在当今中国,如果你真的好好做学问,尽管很辛苦,但不会被埋没。这是我们很多在一般甚至较低平台工作的老师,包括寒门学子值得欣慰的事情。生活中我其实对很多低情商的学者很宽容,包括一些坎坷的学者,他们更需要鼓励!!!



                          2018.7.26 俞立平 于杭州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34-1126080.html

上一篇:高技术产业创新速度与效益的互动机制研究
下一篇:科技评价中非线性评价方法筛选的检验研究——因子回归检验法

26 武夷山 孙学军 范振英 韩玉芬 鲍鹏 王启云 季丹 张勇斌 李毅伟 施树明 刘锋 蒋敏强 李斐 刘立 文克玲 黄永义 叶建军 柳林涛 晏成和 陈波 黄仁勇 章成志 王庆浩 hmaoi chenhuansheng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