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谈谈守住学术 精选

已有 7959 次阅读 2021-10-31 20:34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人文社科发展的今天,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取得的成绩还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近年来我越来越有一种感觉,在人文社科研究中,有必要守住学术。

最近两年尽管受疫情影响,还是开了一些会,感觉在听会议报告的过程中,有一些现象还是需要关注的:

第一,大会报告不同学者水平相差很大。尤其是会议的主报告,按道理应该是各个领域的大家,但是不同学者水平大相径庭。这里水平的判断标准其实是有公认标准的,并非我一家之言。当然这种现象并非是普遍的,有些学科很好,几乎没有这个问题。

第二,同一学科领域,不同行业水平相差较大。有些学科相对封闭,明显感觉吃力,我看他们有些博士论文都抵不上同学科高校好一点的硕士论文。

第三,同一学科,不同的会议水平也相差较大。有些细分学科会议的水平极高,有些细分学科会议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第四,位置找不准问题。一些官方背景的学者其实应该重点做做政策解读,这对大家有益,但如果他从学术角度做报告,许多问题是值得商榷的。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赶时髦,对自己不熟悉的政策领域进行深度解读,效果当然不好。能否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官员在位期间尽量少以学者身份做报告?

第五,智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做智库,不能将智库简单化、庸俗化,从事智库研究需要极高的研究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看一些从事基础理论的学者就智库相关问题滔滔不绝,真替他们捏把汗。

第六,至少有一半的大会手册,会发现不少报告题目存在歧义、模糊、夸大等错误,就是我们在指导硕士、博士时经常遇到的那样。

第七,学者应该做好自律,做报告时,不妨反思一下,所讲的内容有干货吗?挤干水分,还有多少?

第八,感觉在人文社科领域,太不重视基础研究了。这几年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提得较多,但对人文社科领域的基础研究明显重视不够。导致现在的公共政策和一些经济管理相关的研究领域,数学和统计应用水平不超过高中水平,如果这样,您认为够用吗?

希望学术研讨会不能异化,还是应该回归学术,守住学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文社科繁荣,提高智库水平,进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俞立平

                                                                                     2021.10.31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34-1310306.html

上一篇:对待审稿人应该心存感激
下一篇:科学研究中的客户意识

33 武夷山 彭真明 康建 王兴 黄永义 周忠浩 刁承泰 冯兆东 高友鹤 黄荣 褚海亮 许培扬 卜令泽 曾杰 尤明庆 晏成和 陈新平 郑永军 俞云伟 刘浔江 李双双 王启云 姚伟 李燕祥 赵凤光 张晓良 文玉林 李万峰 段含明 郑强 孙颉 李万春 籍利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