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
谈谈守住学术 精选
2021-10-31 20:34
阅读:8031

 

人文社科发展的今天,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取得的成绩还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近年来我越来越有一种感觉,在人文社科研究中,有必要守住学术。

最近两年尽管受疫情影响,还是开了一些会,感觉在听会议报告的过程中,有一些现象还是需要关注的:

第一,大会报告不同学者水平相差很大。尤其是会议的主报告,按道理应该是各个领域的大家,但是不同学者水平大相径庭。这里水平的判断标准其实是有公认标准的,并非我一家之言。当然这种现象并非是普遍的,有些学科很好,几乎没有这个问题。

第二,同一学科领域,不同行业水平相差较大。有些学科相对封闭,明显感觉吃力,我看他们有些博士论文都抵不上同学科高校好一点的硕士论文。

第三,同一学科,不同的会议水平也相差较大。有些细分学科会议的水平极高,有些细分学科会议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第四,位置找不准问题。一些官方背景的学者其实应该重点做做政策解读,这对大家有益,但如果他从学术角度做报告,许多问题是值得商榷的。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赶时髦,对自己不熟悉的政策领域进行深度解读,效果当然不好。能否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官员在位期间尽量少以学者身份做报告?

第五,智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做智库,不能将智库简单化、庸俗化,从事智库研究需要极高的研究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看一些从事基础理论的学者就智库相关问题滔滔不绝,真替他们捏把汗。

第六,至少有一半的大会手册,会发现不少报告题目存在歧义、模糊、夸大等错误,就是我们在指导硕士、博士时经常遇到的那样。

第七,学者应该做好自律,做报告时,不妨反思一下,所讲的内容有干货吗?挤干水分,还有多少?

第八,感觉在人文社科领域,太不重视基础研究了。这几年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提得较多,但对人文社科领域的基础研究明显重视不够。导致现在的公共政策和一些经济管理相关的研究领域,数学和统计应用水平不超过高中水平,如果这样,您认为够用吗?

希望学术研讨会不能异化,还是应该回归学术,守住学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文社科繁荣,提高智库水平,进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俞立平

                                                                                     2021.10.31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俞立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34-131030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