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要在似懂非懂时开始人文社科研究 精选

已有 7879 次阅读 2022-6-13 10:56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首先要交代一下,本文的前提条件是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学者,并不是科普层面的讨论。

老一辈读书人在学习时,大概率下导师会让你阅读经典文献,花费1-2年甚至更长时间打好基础,然后才开始做研究。这没什么不对,甚至大概率是必由之路。但对于已经经过一定规范训练的学者而言,我的建议是赶紧抛弃掉这种学习或研究方式,一定要在似懂非懂是就要开展研究。以下是原因:

第一,首先是时间不允许。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年轻学者,面临家庭、教学、事业等等各方面的生活压力,静下心来做科研是一种理想状态,几人能够?如果3年没有1篇论文发表,没有1项省级项目申请到,怎么面对单位考核?

第二,在跨学科背景下,单靠一个学科的理论做研究是不够的,必然要学很多新的东西,如果你很认真,非常认真那一种,就容易被某种新理论带入,万一走不出来怎么办?因为你完全弄懂了,所以才难以走出来,相当于你被植入了。

第三,不同学科理论的理论水平是有差异的,有些学科的理论水平很高,有些学科的理论水平其实一般,还有一些理论不一定适合中国的情况。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学习,就会抱着怀疑的态度,恭喜你,这就对了,只有这样才会帮助你创新。

第四,许多理论并没有数字化、模型化,数理功底较好的学者可以发挥优势,将其他学科的某种理论做成科学性更强的理论。在这种情况下,用另一学科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该理论,大致意思搞懂,然后反思;再学习,再思考;如此经过几轮,我认为你思想上已经拓展了该理论。

为什么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即使在人文社科领域。因为如果你不认真做基础研究,别的学科的聪明人将其做得很好,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类似心理学家拿诺贝尔经济学奖。

似懂非懂时开展研究,并不是说学术不严谨,两码事。

 


                                                            2022.6.13 俞立平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34-1342782.html

上一篇:揭秘灰色地带——Amend学术论文预警
下一篇:科研不可轻言放弃

19 吴超 黄永义 武夷山 赖先进 姚伟 许培扬 王启云 何应林 崔锦华 彭振华 夏向阳 代恒伟 李哲林 王福明 晏成和 张红伟 段含明 刘全慧 李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