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信息与人类个体行为关系模型研究

已有 6501 次阅读 2008-5-5 00:23 |个人分类:信息经济|关键词:学者

摘要:探讨了人类个体信息处理机制,指出信息的5种流向,即废弃、传播、存储、产生知识、产生行为。构造了信息与个体行为关系模型,认为个体行为受其准则、知识、信息、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准则和知识是相对稳定的,生理心理因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但信息总体上不够稳定,信息的准确处理对个体要求很高。

关键词:信息 行为 人类个体 知识 模型

中图分类号:G20

本质上,人类个体的一切活动均源于信息,研究信息的处理机制,分析信息对人类个体行为的影响机制,有利于了解信息和人类行为的本质,探讨个体行为控制方法,对群体行为的研究也具有指导意义。

1引言

   在人类行为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两大领域,一是从生理学和生物学的角度,把人类行为看成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和反映活动;二是力图以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来为基础来说明人类的行为,并产生了行为科学。从个体行为的角度看,需要动机行为模型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公认。随新民11998)认为社会系统个体行为的选择标准必须是社会认同的行为方式,同时能实现个人目标并且促进社会系统优化。王自强22002)探讨了个体行为选择的内在影响因素。

信息行为一般是人类个体对其所需要的信息采取的搜寻、传递、存储、利用等行为。朱婕、靖继鹏32005)曾比较过国外四种主流信息行为模型的异同。崔保国42000)将信息行为理论与传播学中的“利用与满足”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同样详细比较了二者在方法论上的差异。郑丽航、余秋英52002)认为应建立信息行为的社会控制体系,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李书宁62004)探讨了网络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从信息检索、信息交流两方面探讨网络用户的信息利用规律。

总体上,国内外学者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在单纯的信息行为领域或行为科学领域,强调基于人类个体的主观角度进行研究,对信息与个体行为的关系模型及作用机制较少研究,报道不多。本文试图从客观发生的个体行为角度,在哲学的高度宏观上探讨人类个体信息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其范围包括人类个体所有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探讨人类个体行为的控制。

 

2个体信息处理机制

2.1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数据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数据本身并不是信息,数据成为信息的前提有两个,或者是数据本身直接有用,或者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就变成了信息。数据是客观的,我们不能修改数据,而信息是主观的,是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的结果,因此,相同的数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的信息。

1990年版《辞海》对知识的定义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经验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系统的科学知识是知识的高级形态。人的知识是后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现实的反映。《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的知识定义:“人们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中所获得的对事物的了解,其中可靠的成分就是知识。”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有用数据的集合,信息是反映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知识则是研究事物运动的规律的。只有通过对信息的加工,才能获得知识。相反,没有信息,也就谈不上知识。可以说,知识是信息升华的成果,也是一种浓缩的系统化了的信息,知识来源于信息。根据这个定义,科技文献、图书情报更多地是知识,而不是信息,比如,某个专利的作用和功能是信息,而该专利的具体内容、实现手段、方法及技术等就是知识。目前,我国图书情报界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知识和信息的界限有时很模糊。本文对信息与知识的界定是严格分开的。

客观世界

人类活动

1 数据、信息、知识的关系

人类将客观世界的状况记录和存储,形成数据,虽然数据是客观的,但由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有限,所得的数据也许并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的结果,知识是系统化的信息。人类活动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和信息基础上,通过人类活动来改造客观世界(图1)。

2.2个体信息处理模型

 

 

产生知识

 

信息源

不完全信息 信息

无用信息

完全信息

有用信息

虚假信息

信息接受者

保真信息

失真信息

真实信息信息

 

原信息

新信息

2  信息资源的处理机制

信息资源的处理机制见图2。信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虚假信息,一类是真实信息,信息的真假是客观的,而个体对其判断是主观的,即个体可能会将假信息当真,也有可能将真信息当假。真实信息又分为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有用无用是主观的,完全取决于个体的主观判断,某些信息也许当时个体认为无用,事后会发现可能是有用信息。有用信息又分为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完全信息是指信息是完整的,不完全信息是指信息是非完整的,不能反映信息总体状况的信息,有时很难或者是几乎无法获得完全信息。以上所有这些增加了决策和信息利用的风险。

当信息通过各种途径传递到信息接受者大脑中(个体)时,就面临着信息的处理问题。信息处理水平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信息接受者的知识、信息处理工具和手段等。不同的个体对相同信息的处理可能完全不一样,带来了信息利用效果的巨大差异。

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担当着信息把关人的职责,决定着信息的利用及流向。信息处理的结果有五大流向:第一是废弃,对于没有价值的信息选择废弃。第二是传播,信息接受者由于各种原因会选择继续传播所接受到的信息,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信息接受者所传播的信息与他接受到的信息相比有可能是相同的,有可能是不同的,会出现信息失真,这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注意的是,个体或许会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产生新信息,进而进行传播,同样可能会出现信息失真问题。第三是信息接受者选择存储信息,主要是一些有潜在价值而暂时还用不到的信息。第四是产生知识,信息接受者在受到信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产生新的知识。第五是进行决策,采取相应的行为,发挥信息的作用。除了废弃的信息外,存储、传播、产生知识、行为四类信息有可能是同一信息,也有可能是不同信息。

以上整个过程是动态的,人类个体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接受和利用信息,人类若干个体的信息接受处理总和就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人类社会信息流。此外,人类个体接受信息可以分为主动接受和被动获取,这是信息行为研究的范畴,本文不做进一步讨论。

3人类个体行为模型

3.1 准则与行为的界定

首先我们将行为做如下定义:行为是个体活动的具体体现,是指个体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不包括个体的单纯精神活动,当然也不包括无意识的活动。人类群体行为是若干个体行为的总和,人类若干个体行为的总和导致整个社会的变化。

为了研究知识和信息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我们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准则。

准则是一个人行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准则是后天的,受一个人成长的环境与知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准则还收到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的制约,准则是理性的。

准则形成的直接源泉就是一个人所接受的所有知识和信息的总和,这里,知识和信息的范畴非常广泛,姑且称其为“泛信息”、“泛知识”。人类个体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一切,包括道德、法律、事件等,都是以信息和知识的形式作用于人们的大脑,大脑在对知识和信息储存、分析处理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准则,对个体而言,准则是动态的,会根据接受到的新知识、新信息不断进行调整。

3.2 信息行为模型

下面对个体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图3),个体行为开始于信息。这里,信息包括个体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是个体身体内部产生的直接作用于大脑的信息,如饥饿信息、疲劳信息等;外部信息是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到的外部信息在大脑中的反映。个体的生理心理因素会影响信息接受的数量、内容、效率。

个体在接受各类相关信息后,根据心理学的行为模型,会产生需要和动机,动机转化为行为的前提是必须进行决策。个体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再结合准则进行决策。人类个体毕竟是高等动物,决策也受到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如身体状况、气质、情感、态度等,这些影响的强度如果足够大,甚至后偏离准则。决策的结果可以是为,也可以是不为。人类和其它低等动物行为的最大差别主要是决策时准则的存在。

一旦做出决策,就产生行为,人类个体行为受知识和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知识积累的多少会影响行为的质量和数量,生理心理因素也会影响行为的效果。

行为完成后,产生结果,行为的结果可以用来修正人类个体的准则,也可以用来增加知识,还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类个体,对其生理心理产生影响,如担忧、愉悦、后悔、感叹等等。

信息是个体行为的起点,知识是决策和行为所必须掌握的技能。生理心理因素影响决策和行为。需要注意的是,人类接受到的信息有时和行为结果一样,直接作用与人类个体,产生诸如悲伤、愉悦、幸福等各种效用,而不需要任何决策和行为,这不会带来任何资源的消耗,其意义是深远的。

 

 

 

 

 

 

泛知识信息

生理心理

3 人类个体行为的影响机制

3.3 经常行为非经常行为

人类的行为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经常发生的,相对有规律的行为,称之为经常行为。一类是不经常发生的,甚至是一次性的行为,称之为非经常行为。

暂不考虑个体生理心理因素和知识,经常行为总是较多地甚至完全受到个体准则的控制,不一定受信息的影响,如职工每天上班、老人定期体检等等。非经常行为受信息和准则的共同影响。

4人类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控制和影响个体的行为,有4个因素:信息(通过决策影响)、准则(通过决策影响)、知识、生理心理因素。如果知识和信息存在问题,比如错误知识、不完全信息、虚假信息等的存在,就会出现偏差行为,个体可能在行为过程中或行为完成后才会觉察到这种偏差,个体也可能认为他的行为“完全正确”而根本无法觉察到这种偏差。一般而言,个体的行为偏差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保证信息和知识的准确及其传播渠道的畅通,增加知识的积累非常重要。

如果准则出现某种偏差,即使知识和信息完全正确,也会产生不良行为。准则更多地受外部环境、知识、道德、法律规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以信息和知识的形式作用于个体的大脑。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力求社会个体准则的无偏性,至少应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此外,生理心理因素对个体行为也产生影响,有时这种影响可能非常大,甚至会背离准则。个体必须调整好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以便更好地进行决策和行为,有时这种调整也许需要外界的其他个体或组织的帮助,比如个体的健康问题、心理问题、精神问题等。

在现实社会中,准则、信息、知识、生理心理因素4个因素都有可能出现偏差甚至同时出现偏差,这就造成了个体行为的复杂性。这4个因素总体上说,准则和知识是相对稳定的,生理心理因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但信息总体上说是相当不稳定的,存在太多不确定性因素,信息的准确处理对个体要求很高。

除了个体决策、个体行为外,还有组织决策和组织行为,但基本适用于图3 的信息→决策→行为→结果模型,惟一不同的是组织决策和组织行为也许较少收到组织中个体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组织的规模、管理模式等因素的不同,这种影响可以大大降低,也有可能发生决定性的影响。另外组织的决策行为本身也非常复杂。

    人类的心智是有限的,对知识及信息资源的掌握与处理是有限的,导致人们只掌握和利用那些自己认为重要和有意义的知识和信息,这里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同样适用。一般而言,掌握信息的成本远远低于掌握知识的成本,个体一般根据自己利益最大化原则,选择接受相应的知识和信息。在信息本身的配置问题上,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会出现整个社会效率的损失,需要政府介入。原因至少有二,一是对信息本身而言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设不存在;二是信息的准公共物品特性。

5 总结

    信息对人类个体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各种原因,个体所接受到的信息总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客观上对个体决策所需的知识和手段提出了较高要求。知识既能帮助决策,又能提高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本质上,信息获取和准则确定都需要知识,所以知识学习对个体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个体行为进行影响和控制,除了信息、知识、准则外,还要考虑到个体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及理性人假设。

 

参考文献

1随新民.社会系统中个体行为选择的理性分析[J].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1998(3): 2631

2王自强.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在影响因素研究[J].企业经济, 2002(7): 2728

3朱婕,靖继鹏.国外信息行为模型分析与评价[J].图书情报工作, 2005(4): 4951

4崔保国.信息行为论——受众研究的一种新思维[J].当代传播,2000(1): 3437

5郑丽航,余秋英.信息行为的社会控制体系初探[J].情报科学,2002(9):910~912

6李书宁.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4(7): 8285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34-24157.html

上一篇:DEA在科技评价中的指标优化研究
下一篇:信息形成机制与信息源失真研究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