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姚远: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0次学术年会开幕词

已有 3147 次阅读 2010-9-6 23:40 |个人分类:期刊传播史论1|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桂林, 学术年会, 开幕词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0次学术年会开幕词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我宣布,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0次学术年会现在开幕!
请允许我代表研究会,热烈欢迎来自祖国各地的300余位与会代表。
同志们,桂林不仅像唐人韩愈所说的那样:“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也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以后,这里曾一度成为战时中国期刊出版文化中心。在那个灾难深重的岁月,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遭到了空前的破坏,日寇所到之处,报馆等新闻出版机构一概被查封或改组,90余所大学遭到轰炸,300多万册古籍珍本和其他图书被抢,而战后归还者仅15万册,战前1 100余种大学期刊在抗战中大多被迫停刊。科研机构和高校内迁西北、西南,文化工作者、科学家们背井离乡,在穷乡僻壤勉强维持工作。桂林就是在抗战初期,一度成为文人容身之地的,在此地复刊或创刊了百余种期刊。创建于1928年的广西大学,也在1949年以前创办有25种期刊。该校校长曾在其学报发刊词中很有见地的指出:“近代大学教育之首务在研讨学术,这是大学的生命所系,”而且,“大学的刊物也应该以研究学术为中心”,“在抗战建国的伟大过程中,千头万绪,没有一件可以隔离学术”!正是这种抗战精神,以及对办好大学期刊的清醒认识,保存了中华民族的文脉。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后,我们故地重游,由衷地向前辈们致敬!
今天,我们高等学校科技期刊正处在百余年来的最好发展时期。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总数已达到1 683所,自1978年起,仅经过一代人,中国受高等教育的的人数占适龄人口的百分比(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由1.4%增加到了今天的20%。截2004年,高校所办科技期刊达到了1 300余种;截2003年,作为主要作者和读者队伍的全国在校研究生达到79万人,教师达到72.5万人。其中高校科技人力(即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研发人员)达到75万人,是中国科学院系统科技人员总数(34 609人)的20余倍。2004年,全国高校年出版著作15 000余部,发表理工农医类科技学术论文近39万余篇(其中在国外发表4万余篇)。这些论文占到了全国年发论文总数的70%以上。在所发论文总数中,发表于高校科技期刊的估计至少在60%以上。北大、清华学报每年所发论文总数中本校论文占到95%以上。清华学报在1915年至2005年的90年中,1949年以前发表的560余篇稿件中即发表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等大师级人物稿件40余人100余篇,1955年复刊至今发表的7 000余篇稿件中含有40多名院士的300余篇论文,其中温诗铸院士署名的就有40余篇。北大学报从1955年以来发表了60余名院士的论文,其中仅徐光宪院士一人署名的就有68篇。这些原创作品,多为其代表作或所属学科的奠基之作。清华大学杨卫院士在最近给清华学报的一份贺辞中说得好:大学学报是以客观的学术语言记录大学发展的一部奔流不息的编年史。这部编年史虽较大学的奠基稍晚些,但也已历经百年沧桑。这虽然已经超过今日读者中绝大多数人的年龄,但没有人否认这部编年史刻下了大学师生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凝结了丰厚的学术积淀,养育了一代代学人。它是大学精神的蓄积、发扬、凝聚和扩张,是大学学术的窗口、品牌和旗帜。这一说法,既是大学教授和科学大师对高校科技期刊工作者的崇高褒奖,也让我们从这一有历史意义的论断中看到了科学家所希望的未来大学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
这些数据、事实和论断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高校科技期刊拥有源源不断、浩浩荡荡的高水平作者队伍和读者队伍,而且是距离作者与读者最近的一种期刊类型;二是说明高校科技期刊具有旺盛的供方市场和需方市场,是一个表现出极强生命力的朝阳行业;三是说明高校科技期刊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在国家知识创新、民族自主创新中、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在师资队伍与学术新秀的培养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突出地表现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和知识创新基地的功能
然而,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对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应对、软肋和优势、机遇和挑战有清醒的认识。有这样的声音向我们发问:“你们能代表中国高校吗”;“你们所做的能上升为一种学问吗”;“在网络和入世的冲击下你们还能撑多久”?“综合性学报是突出各家所长,整合优势,共同演奏一曲中国大学学报的交响乐呢,还是套种加密植,萝卜白菜都种点,甘愿充当升职者与读研者的菜园子呢?这些提问提醒我们要自强,自省,要研究,要清家底,要有新思路,要有战略眼光,要有新的发展。
为此,我们这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高校科技期刊发展战略和科技期刊学研究。围绕这一主题,我们收到了80余篇论文,将分别在大会或分会场报告,也将在茶余饭后和参观考察中充分地交流,同时将评选优秀会议论文。我会所设的科技期刊学研究基金也收到了10余项申报项目,并专设了“高校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高校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研究”、“高校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等3个竞标课题,均将在本次会议上答辩、投标和现场议决。
同志们,古语说得好:“近山者仁,近水者智”。祝愿大家在桂林欣赏秀美山水和交流学术之时,能找到新感觉,能触发新思想,能撞击出新灵感,大彻大悟,使仁者更“仁”,使智者更智。让我们的学报就像刘三姐的歌喉那样,唱出信息时代的最强音!
祝愿同志们在此身心愉快!祝愿我们的年会圆满成功!
谢谢!
 
                                                               
                                                           2005-11-21于桂林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9915-360158.html

上一篇:姚远:《北直农话报》传入的西方农学及其科技传播学意义
下一篇:姚远:在《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百年庆典会上的讲话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