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志
环境中的抗生素到底有什么危​害? 精选
2015-7-2 14:52
阅读:8090
标签:抗生素, 抗性细菌, 抗生素地图

环境中的抗生素到底有什么危害?

 

受一位朋友邀请,对最近广州地化所绘制的“全国抗生素分布地图”发表一些看法。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故迟回为歉。

我大致浏览了下各路记者的报道,基本上是一个模版。报道文章也基本上覆盖了研究论文的所有内容。关于该研究的本身没有什么好评价的。研究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的抗生素滥用问题相当严重,尤其是兽用抗生素。

因此我简要评价下记者报道和该研究中提到的一些具体数值问题。

首先,抗生素是不是污染?记者把土壤和水域中存在的抗生素定义为“污染”。我认为这一定义有待商榷。我国目前自来水质量检测并没有抗生素检测这一指标;此外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研究中检测到的低剂量的抗生素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的损害。

其次,1000 ng/L是什么概念?意味着什么?我注意到记者多次提到某些抗生素在水域中浓度超过1000 ng/L,甚至高达3000 ng/L。当然这个浓度的抗生素是不会对身体造成直接伤害的,这个剂量,比平时服下去的剂量小多了。那么这个剂量对于细菌(尤其是那些致病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等)意味着什么?我不去讨论研究论文中的极端数字,我注意到研究论文中检测到各类抗生素的平均浓度大约在10-300 ng/L 之间。自然界,基本上所有的抗生素对于大多数敏感的致病细菌其最小抑制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都在10000 ng/L以上。唯有喹诺酮类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的最小抑制浓度较低,约在5000 ng/L以上。由此看来,研究检测到的环境中抗生素的浓度均小于各个抗生素的最小抑制浓度。换句话说,这些环境中的浓度几乎不会影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那么,这样的浓度会不会诱导细菌产生抗性呢?过去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抗生素的浓度低于最小抑制浓度不会引起细菌产生抗药性!!但是,最近(2011年)乌普萨拉大学的Dan I Andersson 小组在PloS Pathogens 上发文称,即使小剂量的抗生素也会使细菌产生抗性。他们用2000-3000 ng/L(该浓度远高于我国水域中检测出的平均浓度)的环丙沙星筛选大肠杆菌60代左右,其中抗性菌株比例会升高约5倍左右。60000 ng/L的四环素筛选60代抗性菌株比例大约升高100左右。以上抗性的来源是敏感细菌的竞争力降低,种群被抗性细菌取代,其前提是敏感细菌和抗性细菌共存。如果只有敏感细菌的话,种群就要筛选大约900代,其抗性菌株比例才会上升100倍(如比例从一万分之一上升到一百分之一)。然而这个研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认同,实验在单一试管环境下进行,而且资源获取受到限制,这种需要依靠竞争资源且微弱而长时间的筛选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结果很难预料,目前还没有相似的结果报道。因此对照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目前我国流域中的抗生素不足为虑。 

最后,博主作此文并不是要支持抗生素滥用,只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做一些解读。博主认为,要关注大剂量使用抗生素的地方抗性细菌的发展,如医院和养殖场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余国志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470284-90228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