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ligoo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ligood

博文

初来德国

已有 4468 次阅读 2013-11-20 18:28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博士, 南京, style, 中国人, 德国人

硕士期间,一心想见识欧美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过一番折腾,来到了一块完全不一样的国土,开始我的科研梦。


初来德国,有诸多不适应,生活中最常见的交流让我倍感压力,科研目前无从下手,我该如何一一解决这些问题呢,其实我现在自己也不是非常的清楚,毕竟在国内对导师的建设性意见产生了依赖已久。突然到了这样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模式,多多少少产生了一些的迷茫。


我的科研启蒙于南京某大学,我这个人天生愚笨,但又不肯安于现状,喜欢折腾。因此,在国内的时候课题组内的我就像一根“刺”,不善于圆滑处事,用大boss的话就是说,我的嘴比脑子要快,看到不合理的现象永远会说出来,这样的性格显然还不够成熟稳重。来德之后,由于课题组,合租室友基本上是德国人,因此这些方面会好很多,对事不对人,我想来到这边我又显得过于“稳重”了。首先声明一点,我没有崇洋媚外的意思,据我观察,中国人多的地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越复杂,说句不好听的:国人善于勾心斗角。谁也不服谁。索性我现在在这方面所需要分的精力几乎为零。


目前博士入学已有两个月有余,课题进展迟缓,基本停留在文献调研阶段,之前提出了一些不错的想法,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放弃原先的想法。顺便感叹一句:政治无处不在,科研有时候也得讲政治。DNP(Dynamic Nuclear Polarization)NMR目前实验室近期将配备一台,国内目前还没有哪家单位拥有这样比较“烧钱”的仪器,当初来德,很大程度上是看重课题的前沿性。希望有朝一日学成回国,能够熟练运用这样的仪器来从事科学研究。德国人做事果然比较死板,或者是说更尊重既定规则,现在所参与的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课题,我们课题组负责NMR表征,材料系提供材料给我们研究。可想而知这样的工作效率远赶不上国内常见的“全程式”的科研。目前,我就这一点跟Boss讨论过,可不可以自己合成样品,老板对于我的意见表示有些为难,我也就不去想自己合成,自己表征的事情了。因此,科研之余又诸多空闲,胡乱写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文字粗糙,但字字无不发自内心,一家之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希望保持一个月能写一篇到两篇文章,以此来记录我在德国的生活和学习。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5162-743360.html


下一篇:德国留学生活----罢工

10 苏光松 罗帆 陈金华 郭宪光 熊李虎 刘进平 史晓雷 强涛 许义文 易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5-30 0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