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德已有四月有余,自上个月正式写的第一篇博客开始,我就下决心每过一段时间就谢谢在德国科研生活的一些剪影。趁着实验间隙写一下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来德国之前,早就听说欧洲各国就有罢工的传统。昨天晚上睡觉之前收到课题组同事的邮件,旨在告诉实验室上班搭乘公交车的同事,一年一度公交车于明天开始罢工。我对发生这样的事情表示遗憾,不仅是因为我自己也受到影响,也为了这些没车一族表示遗憾。交通系统的员工如果有什么不满,可以劳资协商,通过工会和政府协商。如果经常这样罢工,那么这些乘客的利益谁来保证呢?这样的罢工是两败俱伤,到头来吃苦的还是这些买不起车需要上班的工人和学生。
我住在离学校12 km左右的城郊,每天去实验室需要坐公交车,期间转乘一次,幸运的是今天还有一些公交车的司机抵制罢工,因此我可以搭乘一趟公交车到市区,然后从市区步行去2 km左右的实验室。期间正好碰到一个材料系的一个师兄,他在等车,寒风中低着头等着车,我过去上前跟他打招呼,原来他已经等了将近半个小时,真不知道他为啥不直接走路去实验室,正当我要告诉他公交车今天罢工的消息,旁边一个环卫工人师傅跑过来,告诉我们今天这趟公交车不会来了。于是我和这位师兄一起开始步行去实验室,一路上在各个公交站“招兵买马”不一会,一大队人马就这样浩浩荡荡向学校开进。一边抱怨没有提前得到通知,一边感叹相比国内的这些公共服务的优越。
首先声明一点,我不是“五毛党”,我就事论事,据我身边以及本人的亲身经历,在德国飞机火车晚点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同样是国内飞机晚点可以导致乘客与机场或者空乘人员发生冲突,而在德国,大家基本上是老老实实,因为随便骂人甚至打人是要吃官司的。我自己就亲身经历了不下两次的火车晚点(一般1 h-2 h),而且都是站在月台冻得瑟瑟发抖的那样的节奏。同时,德国火车站跟国内火车站设施那真是一个天壤之别,我去过很多的德国火车站,其实也就是一个自行车的棚子,没有服务人员,上厕所要花钱,一般1欧左右,回想起来,国内这样的的公共设施非常做的已经非常的人性化了。当然德国也有很好的一面,那就是高速公路没有收费站,大家的车品都还不错,很少有人会按喇叭催促其他人的情况,因此住在马路边的住户能听得到车轮的声音,汽车鸣笛的声音确实很少会听到。
索性的是,我还算一个能接受种种现实的人,你罢你的工,我走我的路,该上班还是得上班,毕竟我不能因为公交车罢工而不来实验室,最终吃亏的不还是我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8 1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