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捷登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djaden

博文

火眼金睛,一文带你快速识别“黑名单期刊”!

已有 1866 次阅读 2022-11-10 11:1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0185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支持大学或研究机构创建学术期刊黑名单,以避免研究人员在劣质期刊上发表文章。如果科研人员选择在黑名单期刊上发表文章,那么她/他可能没有资格获得机构研究奖。这是我国政府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官方学术期刊黑名单,该政策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一政策出台后,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就发布了期刊黑名单(主要针对英文期刊),但这些黑名单的制定标准尚不明确。目前在我国公开的英文学术期刊和中文学术期刊的黑名单中,后者的标准更不明确。列表制定者仅使用低质量等术语来描述标准。那么,什么样的期刊可能会被列入黑名单,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2022Gengyan Tang等在Accountability in research发表了题为“Characteristics of blacklisted journals: Evidence from Chinese-language academic journals”的研究文章,研究黑名单杂志的特点。他们将华东政法大学中文学术期刊黑名单作为黑名单期刊样本,将2021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和2021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中列出的期刊作为非黑名单期刊样本,比较了两类期刊样本的以下三种特征:(1)期刊管理状况,包括主编人数、编辑委员会成员人数和APC费用水平三个变量;(2)期刊影响水平,包括影响因子(计算方法与SCI期刊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相同,即某一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数据来源于国内知名的学术数据库,如CNKI等。)和期刊影响指数(根据年度内期刊的总被引频次(Total Citation)和影响因子采用组内线性归一化后的向量加权计算得出。这个指标反映的是期刊在学科中的影响水平。)两个变量。(3)期刊发表状况,包括发文量、学科集中度(发表最多的学科论文数/最近一年发表的论文总数)和审稿时间三个变量。 

结果表明,黑名单期刊和非黑名单期刊的主编人数集中在3-5人之间,两者没有差异。黑名单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明显少于非黑名单期刊(平均数 11.12 vs 43.17),且近50%的黑名单期刊没有编辑委员会。这些结果表明黑名单期刊可能存在一些内部管理问题。在中国的学术出版体系中,编辑委员会成员通常是资深学者,他们作为外部审稿人审查论文,直接参与最终审查过程,是帮助学术期刊提高出版质量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一些黑名单期刊没有成立编辑委员会,表明这些期刊没有严格的出版流程,偏离了国际学术出版标准。此外,所有黑名单期刊的APC远远高于非黑名单期刊(最高数字达到1800/页,平均数字为856.5/页)。在中国,由于研究人员数量的增加和出版资源的稀缺,一些学术期刊可能会牺牲质量以换取商业利益,比如收取高昂的APC等。这一特征是否也存在于黑名单期刊中仍有待阐明。 

在学术影响方面,黑名单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期刊影响指数的平均值均显著小于非黑名单期刊。值得注意的是,23%的黑名单期刊没有影响因子。这些结果可能表明黑名单期刊的学术质量较低。 

在出版方面,黑名单期刊具有审稿时间短、学科集中度低、发文量多等特点。研究结果显示,黑名单期刊的平均审稿时间为6.35天,远低于非黑名单期刊的91.18天。即使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当期刊快速跟踪新冠肺炎相关文稿的审稿时,这些非黑名单期刊的审稿时间约为10-15天。因此,黑名单期刊的快速审稿提示它们的出版过程可能有问题,可能没有进行适当的同行评审或严格的内部编辑审查。黑名单期刊学科集中度的平均数和中位数为26.05%22.05%,均低于非黑名单期刊42.15%33.30%。这一数据表明前者在更广泛的学科领域发表论文,对特定学科的关注程度低于非黑名单期刊。黑名单期刊的发文量也显著多于非黑名单期刊(平均数1771 vs 209)。中文掠夺性期刊一般是通过收取高额APC并增加其发文量来扩大利润。虽然黑名单期刊也普遍存在这种特点,表明其可能存在掠夺性,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一点。 

作者认为期刊黑名单可以帮助研究科研评价部门筛选出低质量的期刊,引导研究人员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当前研究结果支持建立中文学术期刊黑名单的必要性。由于黑名单期刊在很多关键期刊评价指标上和非黑名单期刊有明显差异,因此黑名单可以帮助学术界识别违反学术出版标准的期刊。反过来也有助于指导研究人员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结果,同时保持研究评估的公平性。 

最后,作者提出了三项建议:(1)学术期刊黑名单的制定者需要公开其制定过程和制定标准。这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有用,因为在这些国家,相关指导可能会提高其黑名单发展进程的可信度。因此,通过提高制定标准的透明度,可以增强学术界对黑名单的信任。(2)黑名单的制定者可能需要通过定量方法确定期刊黑名单,但这也需要学术界达成共识。黑名单制定者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圆桌会议让更多研究人员参与讨论。(3)制定期刊黑名单还可以反向促进期刊白名单的发展,两者都可以用来合理地指导研究人员在合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本文作者:美捷登Mina,转载请联系美捷登授权,并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美捷登。

 参考文献:

1.     http://www.gov.cn/zhengce/2018-05/30/content_5294886.htm

2.     Gengyan TangJingwen Jia. Characteristics of blacklisted journals: Evidence from Chinese-language academic journals. Accountability in research 2022. DOI: 10.1080/08989621.2022.2112953

105939ooj7azbezjjayge8.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5824-1363113.html

上一篇:谈谈我作英文编辑时发现的常见问题及其改进的方法
下一篇:未来整合医学期刊:助力中国中医药研究与世界传统医学的交融与发展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