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gpla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ggplan07

博文

你被那个位置异化了,读“非理性的人”

已有 1061 次阅读 2023-1-8 12:3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非理性的人,Irrational Man,威廉巴雷特著,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书买的比较早,被书名骗来的书。起初以为是讲人的非理性行为,类似怪诞行为学那种书。买来以后发现这书是本写哲学的书,因为哲学书籍读的少,而且总是有些偏见的,所以便放在那里未读。这次因为在阅读“第二性”,总是想不明白这“第二性”如何会成为经典,有人介绍说这是本用存在主义解释女性问题的作品,重点是在存在主义,因而便翻出来了这本讲存在主义的书来读。

一读之下,书确实写的不错,一扫哲学书籍一定要那样难读的印象,很亲民。用一种很理性的方式叙述非理性(哈),标准的书写模式,存在主义的介绍与功能,存在主义出生的土壤、反对的对象、成长的背景。存在主义四位大师的介绍,亦是其成长和成熟的过程。甚至两篇附件都特别值得一读。

书名应该是来自存在主义与理性的人的关系,人的非理性才是存在主义的核心。存在主义却原来是讲非理性的人类特点。人不可能定义自我,或者说自视清楚,只能是模糊的、胶质的、流动的。

 “人相对自己已经完全彻底成问题了。因此,这些困扰着现代艺术和存在主义哲学的主题,乃是他在他的世界里的异化与陌生;人的存在的矛盾、脆弱和偶然,以及时间对于那些已经丧失了对永恒世界安全寄托的人的中心的和压倒一切的实在性”。我们不再确信我们知道人是什么,但我们知道什么在干扰人性。

希伯来人的终极关怀是“正确的行为”,希腊人则是“正确的思想”,希伯来人关心实践,希腊人则关心知识(因而在希腊人那里发明了逻辑,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东方大国关心什么?关心的是德言行,这或许归为正确的行为比较恰当,或者说道德良知与伦理。你无法对理性的人说出来如何信仰。无法再造出信仰,那充满生机又不可描述的信仰。

存在本身意即站在自身之外,超越自我。人无法自视自我,这就是存在主义。奥古斯丁:理性与信仰并不矛盾。特别的是,若将非理性都交给了上帝,理性可以由哲学家们随便玩(因而中世纪是自由的吗?)而尼采讲,人无法理解上帝,所以他讲上帝已死(哈,群友说,因为尼采早就说上帝已死,所以欧洲宗教已经势衰。)。到了萨特时,原始神灵的意义还给了个人,认为人是完全自由的,有筹划的了。

 存在主义认为人生存在真理中又生存在非真理中,而所有与“人性”相关的都是“非理性主义”,因而启蒙是浅薄的抽象,从而是危险的。破灭不是啥坏事儿,只有乌托邦将解放置于未来,而面向死亡生命才具有绝对的价值(这是向死而生的理解吗?),最基本的东西总是从痛苦中学到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不是奇遇的多寡,而是那生命的内在深度。结论便是人的意义就是必须此时此地(不就是活在当下吗,我不懂存在主义难道是因为我已经是存在主义了,哈)。

存在主义的基本问题就是本质问题,也就是什么东西是存在着的。

存在主义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无”的问题,在的对象是无,那么无是不是一种在?这与东方的无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但东方的无比西方的无更好理解一些。

存在主义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神的问题,也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当然历史上也有一些学派用理性去证明神的存在,也就是非理性的存在)

存在主义的第三个问题是善与恶的问题,也就是具体化了一个有与无,所以你看推崇存在主义常都是反道德派的,或者说是无道德的。

存在主义的第四个问题是死与生的问题,这与善恶相似,具化了一个有与无,但这一对还有另外一个维度,那就无限与有限,理性是讲永恒不变的,而人的生命的有限就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无限的本质。所以你会发现,喜欢存在主义的人又常常与死亡的话题相关。

“对于一般传统来说,唯心主义似乎算得上一个大的例外,因为它把主体性带进了哲学,但是,唯心主义引入哲学的‘主体’只是认识论的主体,而非具体的人的主体,它是心灵,也就是说它是形成概念及体系的限制性条件,因而还不是具体的人,还不具有他的存在的彻底有限性。而且唯心主义到头来总是变成了‘客观唯心主义’,‘客观’这个形容词再次表现出了唯心主义最终关心的是客体的本性。”

当马主义将唯心确认为资本主义没落的原因而抛弃的时候,西方在建立科学的唯心主义,也就是从生物学意义上建立“人”的概念,从而精神分析学诞生了。在科学的外衣下解释人的存在,心理本是不可触摸的,但却有了心理学的体系。

因为主要是了解萨特,所以关于萨特这一部分讨论的略详细:

萨特选的对象是自由与不,这与其处在二战时期的法国有关。自由就是能够说出那个不(或者无)的能力。因而,萨特是以厌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存在,但总好于从来不曾面对或回避存在的“存在”。

萨特的思想来自笛卡尔,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理性的,因而,无法怀疑自己的意识,因为怀疑就是意识。从而笛卡尔将非理性归于了上帝。而萨特将归于上帝的这部分自由归于了人类,这样就没有了神学的概念并将理性和非理性分为了“自在的存在”和“自由的存在”。

萨特完全否定无意识的存在,人不是无意识力量的消极玩偶,让这些力量决定他行为之所是,一个人就是他的生命,不多不少组成他生命的全体。但他并没有否认主观性的存在,而是将他定义成了他者,他者从外面看我,我成了对象,他者的注视渗透到我存在的深层,冰冻了我的存在。如果你想知道本我,则需要一个中介窥视他者。

萨特最经典的话就是存在先于本质,并且萨特认为(存在)只对于人才有意义。可人没有任何本质呀,人所拥有的只是一个历史,因为本质是指脱离具体具象的永恒的没有时间性的抽象出来的东西,人的生命之有限使得人没有本质。但人却有存在,哈,估计我这是瞎批。从这一点讲,科学是存在主义的动力。存在先于思想,一切思想都是对某个具体存在的一种表达。用理性证明了非理性,比如哥德尔不等式。理性是科学产生的基础,科学本身,这种特别地属于西方的产物,只有通过理性的分化和高扬,才有可能成为至高无上的人的能力。学光学出身,所以手边的实例就是视觉,因为视觉包含心理问题,所以总是无法比较的,比如色盲人对世界感知的情况永远不会被正常非色盲的人了解,相反也是一样的,因为没有描述的办法,无法通过视觉来描述,而语言文字触摸等手段也无法描述视觉的世界。

 好吧,这书读的对于最初的“第二性”的阅读没有任何帮助,但还是获得了相当多的知识:存在主义的历史意义就在于它努力使个人觉悟到,即使面对现代趋向标准化的群众社会大潮流,仍然有可能过上本真生活。一点平庸气质,或许是人性里必不可少的稳定因素。

1、存在主义与人生

本以为存在主义是在讲非理性的,还偷偷的想拿这个大棒砸一下经济学,因为经济学的基础就是社会由理性的人构成。结果发现存在主义也罢其他哲学流派也罢,都是承认人的理性的,其区别只是将无法理解的这部分归于神还是归于人,或者叫虚无什么之类的,但话说回来,都是与非理性基本一致,只是名称不一样滴了,但这么一叫就不好拿起来敲打经济学了,哈。原本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讨论机器人的问题,比如围棋等智力运动方面机器可以占胜人类是因为机器永远不是人,没有人的情绪波动、心血来潮、无理由冲动甚至疲惫厌倦等非心理特性,所以人并不一定是输在技术或技巧上,而是输在这种肉身所带来的问题。结论还可以延伸至机器人永远不可能战胜人类这种话题,因为人自我的非理性那一部分都没有搞清楚。

 2、存在主义与艺术

我有些明白了现代小说的意义,但我什么时候才可能会接受他们呢,还要从福克纳开始读起吗?书中很推崇海明威和福克纳,但给出的结论是两人得益于驾驭物理事实的力量,不是太明白。

书中有一段讨论艺术的章节,其中对立体主义的描述真的好:“立体主义是现代艺术的经典风格,也就是说,它由现代艺术精心制作出来,具有形式完美的风格,所有正当的现代抽象艺术都导源于它。关于立体主义的缘起,有许多无稽之谈,把它同相对论、精神分析以及天知道多少别的复杂的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扯拉到一起,事实是,创造立体主义的画家只是在创造绘画而非任何其他的东西,他们当然不是搞意识形态,立体主义从绘画的先前阶段,从印象派和赛尚,经过一系列完全合乎逻辑的步骤演化出来的。一种绘画形式的伟大风格,如果不接近人类精神的深层,如果它的新颖不表达人类精神的新鲜变异,是决然创造不出来的。立体主义由于坚持画布的两维事实而使空间彻底展平了。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种发展,但却沿着相反的方向,由原始的平板逐渐进入早期的文艺复兴的立体,透视和三维风格。标志着经过中世纪漫长的内省之后,正在转向外面,进入空间,早在14世纪前,即在他于随后的探险时代开始进入现实物理空间之前,就在他的绘画上进入了空间,因此,绘画预示了人类精神的新转向。它最终表现为对整个地球的征服。那么,我们是否有权说,我们自己世纪的平面化,也预示了人类精神的内转。如此明晰的哲学解释为什么没有被后人继承?再没有见过谁讲过这样的话,这么明白的对现代艺术的说明,那么普及的书籍里为什么都给丢掉了?(读了这本书我才理解“父亲”那幅作品的尺寸问题,一直怀疑他们为什么对尺寸那么关注)。

3、存在主义与社会

(时代)海德格尔1927年发表了存在与时间,同一年海森堡发表了测不准原理,1931年哥德尔发表了划时代不完全性定理。在某一个历史时期,相互影响的东西共同成长,哪怕是我们找不到直接的联系,但这个世界的有机性是那样的鲜明。若是问我们这个时代会剩下什么?想想八九十年代的活跃思想,本世纪初的一片阳光,不要说只剩下抗疫三年,拉开一段距离后,或许我们有很多有创意的萌芽在这一段时间里,因为终是生活的节奏变化了一下。八九十年代对形而上的狂热,后来为什么就突然没有了,是突然失望,进入了一种空虚吗?

(道德)过去不知道尼采,但可靠的浮士德在讲其文学地位时还总是遇到的,更不要说波德莱尔,都伴随着道德的缺失,道德缺失与伟大总有一根线在连接着,只是不知缺失的伟大和伟大的缺失又有多少。

(权力)一些人有权驾驭其他一些人。无产者的革命是打破枷锁的革命,但实际上是在相反的道路上狂奔,五四、二一年甚至二战四巨头会议的电影(海报)都出现了按现代级别划分的情况。资本是不是也在建立新的等级。

 4、存在主义与真实

生活越来越抽象,割裂了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抽象,你所吃的食物可能都已不是一个自然状态,甚至所的参数(都有参数)在一个条形码里。生活的外在化。二手信息构成世界,技术成功本身为这个时期造就了一整套纯粹依靠外在事物的生活方式,至于那隐藏在外在事物背后的东西,即独特的和整体的人格本身,则衰退成了一处阴影或一具幽灵。象征本身取代了思想。

 

哲学有什么用?尼采好早之前就说了,上帝已死,但宗教衰退了吗?一个懂得哲学的人与一个不懂得哲学的人在生活中会有很大的差别的生存模式吗,除了多一些烦恼的吧,不要对我讲,人需要思考才会是非人,也正是这一点才区别于动物,但我的吃喝拉撒,我的工作与社会,会因为我懂得哲学而不同吗,同样的,差一分钱也不会有人卖我一杯奶茶的。

遇到纯哲学的地方还是会有不懂的地方,虽然很科普的了。在八十年代末翻译的,有些词汇不那么新鲜,但却没有不通顺的地方,看出来译者还是相当认真的,怎么讲呢,现在的翻译可能是特别的烂,但因为都是急就章,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东西,那个时候可能会是慢工出细活,所以翻译的量可能会是少一些。但我还是喜欢过去的东西,起码认真。书翻译的比较早,有文字略显不同,比如我看现在多半讲“他者”,而译文中叫“他人”,还有特别喜欢用“毋宁”。但翻译的很好,特别流畅,不知是原著写的就清楚还是译者的功劳,或许是那个时候没有机翻的缘故吧。(第二性的时候也是没有机翻的年代呀。)

哲学问题都可以把人逼疯,精神错乱像一条龙盘踞在我们思想的底层,思维、认知、构架。哲学的各个流派是递进的还是平行的?是围绕着一个相同的问题不断的深入,还是每一个流派都关心着不同的主题?相当好的一本书,在盘算买几本送人?若是说毛病呢,我还是不喜欢讲哲学发展的过程,我喜欢直接得到结论,我本就是个受科普教育的小白人,你告诉我结论,我用这个工具去理解其他问题,吃到鸡蛋不需要关心母鸡是什么样子的。但做这种介绍的书总是要交待清楚来龙去脉。

PS,一个小问题:无限的时间和只需有限物质的我们,是不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会复制出完全相同的我们,哈,很好的一个话题。世界进化的动力是存在的,对这一点我们都没有怀疑过,因而进化是存在的,那进化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不可以不进化?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6855-1371078.html

上一篇:这一期很多文章都可以读:读书202211
下一篇:中用不中吃,读“匏瓜”

2 武夷山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