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gpla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ggplan07

博文

库恩生平简记,因为最近在读“结构”及其周边的书籍。

已有 1319 次阅读 2023-1-12 20:0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1922年生人的库恩很象唐吉柯德,一人在与整个科学界抗衡,试图打败虚幻的风车。他是一个横着站着的人:一方面是与做科学哲学研究的人做斗争(以波普尔为代表人物);一方面要同科学界的精英们做斗争,很多大佬级人物都对他进行了尖刻的批判;一方面要同哲学阵营的人做斗争,哲学界一直不承认其哲学地位,被聘为资深教授都是用的历史研究为方向的;另一方面还要同那些宣称与他站在一起的人做斗争,包括相对主义者们,不断地在撕去支持者们给他贴的标签,最出名的话就是“我从来就不是库恩主义者”。有一个未经证实“中年辉煌,晚年落寞,身后寂寞”的说法(我觉得只是个噱头的说法)。

说是库恩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以最优异的成绩(没有查到出处,存疑!)从哈佛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了。毕业后,他就不太想从事物理学研究了。“我曾经是一位‘物理学家’。我现在把它放在引号里,因为从所发生的事情来看,我在某种意义上没被训练成一名物理学家,但它却引着我走到了这里。而我觉得它相当枯燥,这份工作没有趣味。”“我开始怀疑从事物理学研究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特别是理论物理学。”“我曾经为没有去研究哲学而感到沮丧。”读到这里,我只想说,如果成不了物理学家可以做做哲学家哟,哈。

但库恩依然在哈佛继续学习物理学,并在1946年获硕士学位。又跟随范弗莱克攻读博士直1949获博士学位。(群论专业,有熟悉群论的没?他的导师后来获197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个时候,他极具传奇的转折点来了,也就是他的命运之星突然闪烁。1947年哈佛大学校长柯南特邀请他做自然科4:论理解科学” 也就是后来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助教,同时还不中断跟范弗莱克做博士论文。。

 小贴士:库恩的伯乐柯南特

这里一定要讲讲柯南特,这个库恩的引路人,也是一个怪人。这是一个反越站者,为反越战而不服兵役被判为犯罪,到了小布什才被赦免。但却没有影响他成为了哈佛大学历史上最伟大的校长之一。头上的标签有“曼哈顿计划”的行政管理者、美国现代科学政策的先驱。他的教育理念是社会未来的栋梁应该能够理解科学的人,或者说科学知识和科学素质是社会栋梁的基本要求。为此,他在哈佛为非理科学生开设了科学通识课程,并亲自操刀。并在理科学生中寻了三个学生做助手,其中一个就是库恩。(另两位学天文一个学化学一个,后来都是大家)。

库恩不喜与人交往,不愿抛头露面,更愿享受孤独,沉湎于自我世界之中。“他什么事都做得很好,就是不会交朋友。”但他当时却是哈佛校刊的编辑,从这个角度上讲,应该是个文字很好的人,但他的书不好读,或许一是思想不成熟,二是译者不够好,因为没有读到原文所以不要下结论。

但没有找到这样一个不善交际著称的人如何被校长发现的,或许在美国大学里校长并不是一个巴结的角色,说是柯南特也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校长不善交际,怎么听上去不太可信?)。所以历史上很多事情都充满着阴谋论,这是最简单解释历史事件的一个方法。

1957年,库恩出版的第一本书“哥白尼革命”就是柯南特为之写的序。

而在1962年,库恩出版“结构”之前,曾将草稿寄给了早已去西德当大使的柯南特请其提修改意见。后来将“结构”一书献给柯南特,并在序言中说:“首先是柯南特,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是他导引我进入科学史并因此而促发了我对科学进步本质的观念的转变”。他认为,在他自己的学术生涯中“留下最深或最有意义印记的当算柯南特大使。与他一起工作,使我第一次相信历史研究会产生出对科学研究的结构和功能的崭新的解释”。

库恩在71岁时仍非常敬佩地称“柯南特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人”。普遍认为柯南特实质上充当了库恩的教父角色。

在柯南特支持下,库恩于1948年成为哈佛大学学者学会的初级会员,并以这个身份讲授科学史课程。三年后,库恩晋升为讲师,1952年,晋升为助理教授。 1955年申请正教授时被拒。哈佛认为他的工作份量不够,因其只提供了一个书稿(未出版的“哥白尼革命),但私下有人暗掇掇的说是因为他的职位是柯南特给的,而柯南特此时已去西德做大使(1953年)。

小贴士,谁打败的库恩得到了职位

当时跟库恩竞争这个科学史终身教授职位并最终将其打败的是后来做科学史的大名鼎鼎的科恩,算是科学史集大成者之一,一直在哈佛任职,成就斐然著作等身。

爱因斯坦生前接受的最后一次采访就是科恩做的,而玻尔的最后一次采访(录音)是库恩做的。哈,历史就永远充满着巧合。

     在哈佛没有拿到正教授职位,库恩于是接受了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工作邀请,成为伯克利大学科学哲学助理教授(哈佛的终身教授拿不到,只到了这里拿了个助理教授,据说还并不是因为其水平,而是因为同样要做通识教育)。1958年库恩升为副教授。1961年成为伯克利的科学史正教授。 这个晋升暗含着哲学的造诣还没有达到教授的水准,只能做科学史的教授。这个有点恶心人了。

1962年,库恩出版了“结构”一书。

可能是因为前面提到的原因,在他奠定了江湖地位之后,很快的在1964年就转到普林斯顿成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讲席教授。

19656月,在伦敦召开了国际科学哲学研讨会,这是库恩生命中极具里程碑的事件。有传闻这次会议就是针对库恩的发起的,但很多史料证明并不是那样的。库恩是一个分会场的主要发言人,而波普尔等人对库恩的理论进行了严厉的抨击。各种批评反到让库恩一举成名,虽然这个名气是他饱受批评的煎熬,但也说明他的观点还是有内容的,若只是一种呓语哪里会得到那么多人的反对。

1977年出版了论文集“必要的张力”,主要是回应争论,完善观点。

1978年库恩又出版了“黑体理论与量子不连续性”,对其在结构一书的观点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同样的,书一出版又引来一阵排炮。

此后,他不再做科学史研究了。转入哲学和语言学研究,也算遂了年轻时的心愿。他将精力完全放在对自己的概念的精致化过程中,但没有专著出版了。

他在普林斯顿一直待了15年。1979年,库恩选了与哈佛同城的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哲学讲席教授(哈,你细品)直至1991年退休。1996年去世,(7384,老外也迈不过去的坎。)

 小贴士,库恩的学生们

在伯克利时只有一人在库恩的名下获得博士学位。在普林斯顿带过六名博士生。库恩到麻省理工学院之后,没有带任何学生。

其中有莫里斯。他参加了库恩的一个研讨班,提交了他的论文是关于麦克斯韦位移电流的,用双倍行距写了30页。库恩的评语同样也是30页,而且用的是单倍行距。哈,遇到这样的老师我也是醉了。

“你都没有用我的望远镜看”(没有理解我的思路),“这不是望远镜,是万花筒!”后来他们争论起来。随手拿起手边堆满烟灰的烟灰缸扔向莫里斯。这个故事后来成为莫里斯新书的标题“库恩砸来的烟灰缸”。

(莫里斯在普林斯顿的求学生涯自然结束了,后来到伯克利,试图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结果依然没有毕业。后来进入到了纪录片行业,2004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都是牛人。)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6855-1371720.html

上一篇:一部被书名耽误的书评集:读天地之梦
下一篇:极好的一种科普书写方式:读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