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shihceng10

博文

继续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已有 5173 次阅读 2013-12-10 09:4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继续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退耕还林还草(Grain to Green Program, hereafter GTGP for short)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或种草的原则,因地制宜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GTGP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引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GisTewqWxBI1bPaFB5qIvc4cQNuqGiEPkaqquD1Aa61AAL_6NjamMw1SFY9gXEK)。在1998年中国遭遇了大范围洪水之后,中国于1999年启动GTGP2002年,该工程在全国范围实施。自此,中国结束毁林造地历史,开启退耕还林还草的征程。

2013年起,涉及中国25个省份、实施已有15年的退耕还林政策规定的资金补贴期限,陆续到期,但新的政策尚未出台。近来甘肃、内蒙古、贵州、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等省份都向国务院递交了重启退耕还林工作的报告。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认为,应继续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1. 对已经开展GTGP的评估表明,该工作确实使植被覆盖转好,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

Feng等的研究工作表明,从GTGP实施以来,黄土高原地区的NPPNEP持续稳定增加,该地区已经从2000年的碳源变成了2008的碳汇[1]。为了排除上述变化是气候变化引起的这种可能性,作者通过进一步考察了2000-2008年的降水和年均温,发现它们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且NPPNEP与气候变化之也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反而,NPPNEP与还林的量(the acreage of restored shrubland)显著相关。该成果被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报道: http://www.nature.com/srep/2013/131003/srep02846/full/srep02846.html

李双双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GTGP实施以来,陕甘宁黄土高原地区2000年至2009年的植被覆盖度呈明显的增加趋势[2]

1999年,四川、陕西、甘肃启动退耕还林试点,至2012年底,累计完成造林任务4.41亿亩,全国1.39亿亩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地恢复了植被,共完成造林任务4.41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3%以上,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明显减轻[3]

 

2. 继续大力推进,以巩固已开展工作的成果。

现有的1.39亿亩退耕地还林,90%以上的是生态林。国家现行政策对生态林的补贴期限为两个周期,共计16年。从2013年开始,退耕还林补贴政策将陆续到期。16年的补偿期,对于生态林而言太短。按照谁退耕、谁种植、谁受益的政策,没有国家的补贴,农民势必将砍树复耕。该工程面临前功尽弃的危机。

2004年,国家对农业生产实施一免三补,免除了农业税,种植粮食还有各种补贴。在辽源,一亩普通地一年生产的粮食收入加上补贴有1000多元,而退耕还林地每年收入只有200斤稻谷和156元。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毁林复耕苗头。

Feng等的研究中,在GTGP实施的前9年里,土壤封存碳并不是很明显,随着时间的往后推移和GTGP的继续实施,未来土壤的固碳量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如果GTGP停止实施,那黄土高原可能很快又从碳汇转变成为碳源。

 

3. 退耕地主要为坡耕地,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相对较小。

GTGP调整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保障和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工程区,很多省市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粮食单产,实现了减地不减收。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退耕还林25个省市工程区粮食总产量2010年反而比1998年增产5213万吨,退耕还林并未造成粮食减产,而非退耕还林6省市却减产1795万吨。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院士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25度以上陡坡地,原来就不属于基本农田,在这些地方退耕还林还草不会对粮食生产产生大的影响。统计显示,中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九连增

2013119日播出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提到今年我国的粮食很可能实现十连增。然而,2013年,东北粮食主产区,我国产量第一大省黑龙江遭遇了60年来最严重的低温春涝(倒春寒),夏秋两季又遭遇了50年一遇的连续降雨。湖南、安徽、江西等我们南方主要产粮大省,今年的夏季又遭遇了高温干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提前预警,加大人力、机械的投入,科学耕种(如黑龙江的秋整地,南方种植抗旱的水稻品种),局部损失大面积补等做法,仍然取得了粮食的丰收(节目中老宋耕种了村里1万多亩地,玉米亩产达到了933公斤,接近吨田)。该节目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通过不断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能够保证粮食安全。

【本期节目网址:http://news.cntv.cn/2013/11/09/VIDE1383998287787355.shtml

粮食安全,我们需要在另一方面做的更好,就是监管好城镇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占用优质耕地。目前中国耕地变化特点是难减北增,总量持衡,略有增加[4](刘纪远等,2013级博士课程),但增加的耕地多是坡耕地,生产力较低的劣质耕地,而城镇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却占用了大量中东部的优质耕地。耕地虽然增加了,但是质量不一定提高。在2013128日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播出的节目中,湖北随县百亩耕地被强占,违法占地建厂房,监管部门视而不见,反而在厂房建起了以后,修改土地利用规划。这值得认真思考。

【本期节目网址:http://news.cntv.cn/2013/12/08/VIDE1386518158340723.shtmlhttp://news.cntv.cn/2013/12/08/VIDE1386517917531683.shtml

 

4. 目前还存在还需要退耕的坡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

目前,亟待退耕还林的还有6500万亩陡坡耕地,4000多万亩严重沙化耕地,大都是难啃的骨头。国家林业局正在编制生态脆弱地区的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规划的主要目标,即至2020年完成治理8000万亩25度以上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

 

5. 森林转型具有其必然性,政府继续支持GTGP,可以使转型期的土地得到更充分利用。

以坡耕地为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农地利用方式,由于难以实现机械化,劳动生产率与平原区农业的差距将越来越大,被“边际化”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劳动力价格上升,坡耕地等被撂荒存在着必然性。如果政府科学、有序的引导坡耕地的弃耕,比如通过继续支持GTGP,则可以使转型期的土地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比让其自然恢复森林等植被获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都要高。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应该继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查缺补漏,使GTGP更好的实施;

运用GISRS等先进科学技术,来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

杨存建等[5]在确定退耕还林还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将耕地空间分布数据与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植被指数数据进行叠加,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空间分布及其面积,并利用降水和温度数据,进一步确定了分别退耕还林和还草的空间分布及其面积。

合理规划,因地制宜,是还草,还是还林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比如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是其植被恢复最重要的限制因子之一,若在其不适宜种树的地方种了树,可能会因为树的蒸腾作用,让这里变的更干旱缺水。

 

 

1. Feng,X., et al., How ecological restorationalters ecosystem services: an analysi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China's LoessPlateau. Scientific reports, 2013. 3.

2. 李双双, 延军平, and 万佳, 10 年陕甘宁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地理学报, 2012. 67(007): p. 960-970.

3. 刘惠兰, 退耕还林:期待重启再出发.农村.农业.农民(A), 2013(08): p. 10-11.

4. Liu,J.,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of China's cropland during 1990–2000: an analysis based on Landsat TM data.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5. 98(4):p. 442-456.

5. 杨存建,刘纪远, 遥感和 GIS 支持下的云南省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地理学报. 56(2): p. 181-188.




https://m.sciencenet.cn/blog-489011-748548.html

上一篇:用matlab读取nc格式数据用到的几个函数
下一篇:开题总结

1 高建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5: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