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shihceng10

博文

青藏高原草地和NPP变化的相关研究论文总结

已有 10202 次阅读 2013-12-12 12:4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胡忠俊,李士成,吴雪


1、张镱锂、祁威等人论文《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分异》

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多数自然地带内的NPP呈增加趋势,年均NPP增加面积比随着海拔升高呈现“升高—稳定—降低”的特点,而降低面积比则呈现“降低—稳定—升高”的特征;植被NPP和盖度及生长季时空变化显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改善局部恶化。

2、周才平论文《青藏高原近20年来NPP 变化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借助CASA模型对青藏高原近20 年来的NPP 年际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了NPP 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近20年来的NPP变化呈一种上升趋势, 同时随气温的变化产生相应的波动,NPP 变化与年均温度变化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而和年降水之间的相关性则不明显。对于不同的自然植被类型, 森林的NPP 年贡献量最大; 其次是高寒草甸; 最低为荒漠。

3、黄玫、季劲钧等人论文《青藏高原1981200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基于分辨率为0.1°×0.1°的植被、土壤和气象数据,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 (AVIM2)模拟研究了青藏高原 19812000 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NPP) 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近 20 年自然植被,NPP总量呈现上升趋势,但草地 NPP 上升趋势不如灌木和森林显著。

4、丁明军等人.1982-2009年青藏高原草地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研究结论认为:青藏高原草地植被覆盖的年际变化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青藏高原草地覆盖度年际变化趋势分析表明,草地植被覆盖水平总体趋于升高态势。统计结果显示, 高原大部分地区草地盖度具有升高的态势。

5.   摆万奇, 张镱锂, 谢高地等. 《黄河源区玛多县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结论:对黄河源区玛多县草地退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作了深入分析. 结果表明,过度放牧是导致玛多县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6  刘林山博士论文. 《黄河源地区高寒草地退化研究: 以达日县为例》;张镱锂,刘林山, 摆万奇等.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

结论:①草地退化表现:研究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00年,高寒灌丛、沼泽草甸和高寒稀疏植被的面积均持续下降,裸地面积持续上升。阳坡退化率高于阴坡。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成反比。高寒草甸质量的持续下降是研究区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特征;②高寒草地退化动因分析:人类活动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而温度、降水变化对草地退化影响不显著。

 

7. 周华坤,赵新全, 周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植被退化与土壤退化特征研究》

结论:①随着高寒草甸退化程度加大, 植被盖度,草地质量指数和优良牧草地上生物量比例逐渐下降,草地间的相似性指数减小, 而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中度退化阶段最高,随着退化程度加大, 呈单峰式曲线变化规律。②地上总生物量在轻度退化阶段最高,在极度退化阶段最低。③地下总生物量 ( 040 cm)、莎草和禾草地下生物量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而递减,杂类草地下生物量的变化则是逐渐上升,至极度退化阶段有所降低。④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大,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交换性锰的含量以及土壤坚实度、湿度都减,土壤容重增加。随着植被的退化演替,土壤退化越来越严重 ,土壤越来越贫瘠化。

8.王一博, 王根绪, 沈永平,. 《青藏高原高寒区草地生态环境系统退化研究》.

结论:高原高寒地区草场退化以后, 土壤水文过程都发生改变。退化草地的植被群落演替变化明显, 优势种群退化严重, 植物个体出现了小型化现象.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土壤贫瘠化、沙化、荒漠化增强, 鼠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

9、杨元合等人的论文《青藏高原草地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研究结论认为:3 种草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温性草原)春季NDVI 均显著增加; 高寒草甸夏季NDVI 显著增加, 而高寒草原和温性草原夏季NDVI呈增加趋势, 但都不显著; 3 种草地秋季NDVI 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高寒草地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滞后效应。

10、冯琦胜等人的论文《2001−2010年青藏高原草地生长状况遥感动态监测》

论文确立了基于MODIS-NDVI的青藏高原地区草地鲜重、风干重和盖度反演模型;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地区2001−2010 年草地地上生物量总体有增加趋势, 但不显著; 月际变化较大的草地类型主要有沼泽类、山地草甸类和高寒草甸类。

11、方金等人论文《青藏高原草地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

利用最优模型反演不同草地类型的逐月生物量,并分析研究区2002-2008年不同草地类型生物量的年季动态变化,发现草地生产力水平越高,草地生物量的年季变化越剧烈,说明该种类型的草地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越大;生产力水平越低的草地类型,则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较低。

12、于惠博士论文《青藏高原草地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研究认为:1981-2010年青藏高原草地生长季最大NDVI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存在明显的经向地带性,由西向东呈阶梯式上升趋势;青藏高原草地生物量和盖度总体上有略微下降的趋势,自1986年以来,青藏高原部分地区草地出现轻度和中度退化;冬季和春季NDVI与单月和多月平均气温的相关性高于夏季和秋季;夏季和秋季NDVI与单月和多月降水量的相关性普遍高于冬季和秋季。

13、崔庆虎等人论文《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原因述评》

导致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因子主要有气候、野生动物和人类活动等,导致青藏高原草地退化最主要的因子是过度放牧和植食性小哺乳动物种群爆发

14、马琳雅论文《青藏高原草地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以位于青海和西藏两省内的青藏高原牧区为研究区域,研究认为:各种草地类型的植被指数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符合自然条件下植被的生长变化情况, 植被特征相近的草地类型EVI 差异较小, 体现出不同草地类型地域上的连续性、过渡性和时空上的差异性。

15、张昌顺等人论文《地形对澜沧江源区高寒草甸植物丰富度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  

研究地形因子对高强度人为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源区高寒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及植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按影响程度大小,在高强度人为干扰和全球变化条件下,影响该区域高寒草甸植物种类组成和结构的地形因子从大至小依次为坡度、坡位、海拔和坡向,反映出坡度是影响源区高寒草甸水土条件的主要因子。

16、王谋、李勇等人《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腹地草地资源的影响》

全球变化引起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被向高寒草原植被的退化.研究区内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过渡区,在退化区内生物总量亦呈下降趋势.气候暖干化是引起高原腹地植被退化的原因。而植被退化与区域生物总量的下降将成为影响该区环境自调能力和牧业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

17、梁四海、陈江等人论文《近 21 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21 年来,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呈总体增加的变化趋势,仅局部出现退化现象,19922002年,高原中部和西北地区植被呈现退化趋势,强烈退化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澜沧江和怒江的源头地区,显示了高原中部和西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向不利于植被生长方向转变,高原中部和西北地区植被是响应气候变化的最敏感区。

18、徐兴奎、陈红论文《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植被覆盖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利用正交分解反演于NOAA-AVHRR数据的叶面积指数、空间特征场分布和时间系数变化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0年,在全球变暖气候大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总体上呈增加趋势。

19. 龙瑞军,董世魁,胡自治. 《西部草地退化的原因分析与生态恢复措施探讨》

通过分析西部草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方略。研究表明:脆弱的生态环境是西部草地退化的自然内营力,人为干扰和不合理利用是西部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暖边干是加速西部草地退化的辅助外营力;草地改良是轻度退化草原生态恢复的主要途径,草地封育是中度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措施,人工草地建植是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手段。




https://m.sciencenet.cn/blog-489011-749196.html

上一篇:鹫峰活动报告
下一篇:博士新生:我要如是读博士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