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函 甲骨文
音含。
函(拼音:hán)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内装箭矢的箭囊。函的本义即箭袋,泛指包物的东西,又特指包信等物的封套。另外函又表示含物之器。又引申为包含、涵盖等抽象意义。
注:箭矢有时向上↑,有时向下↓,有时像人民币符号¥。
文言文名句摘抄
①名词:有系扣的箭筒。
君子胜,不逐奔,揜函弗射,强则助之。------《墨子 . 非儒下》
②名词:盒子,匣子,袋。 义项只见于古文(木函 石函 )
函封之。------《战国策 . 燕策》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明 . 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动词:装,包,包含。 义项后由"涵"代替(函括 函数 / 包函)。
席间函丈。------《礼记 . 曲礼》
臣蜯函珠。------张衡《南都赋》
以函夏之大汉兮。------《汉书 . 扬雄传》
函之如海。------《汉书 . 叙传》
夫函牛之鼎沸。------《淮南子 . 诠言》
函梁君臣之首。------宋 . 欧阳修《新五代史 . 伶官传》
④名词:古代装在木盒中的信,信件。 函电 函件 函复 函告 函购 函索 函授 / 电函 信函 公函 来函
发函伸纸。------《文选 . 吴质 . 答东阿王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1 0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