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台剧的演员,T台上的模特......场合不同妆容不同。妆容随角色的变化而变化,随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在科研领域里,摘要图和封面之间相差的“化妆术”,体现出的不仅是初级设计师和高级艺术家之间的层次,还有经验,概念等方面的差异。
如果说初级设计师喜欢从点出发,那高级艺术家通常从面着手。初级设计师花大量时间来雕琢一个模型的方方面面,每一步都精雕细琢。出来的效果好比一颗花开的很好的果树。花多叶繁。到了收获的季节一看,果子结的小,酸涩,经济价值有限。而高级艺术家会从面出发。全盘调度。旱了浇水,枯了施肥,时不时在修剪下多余的枝桠。即使是果园里最普通的果树,到了收获的季节个个汁甜个大,看着令人心生喜悦......
仔细看下方两幅图,你的感受是什么?
图1的这张图,元素构造和细节都工工整整。暗色背景凸显了画面的层次。可以作为摘要图来客观表达科学信息。但如果作为封面图,就显得僵硬死板了一些。
图2对比图1,故事情节没有变化,给原本鲜艳的紫色内质网换了一件低调的“衣裳”(底色),在画面上增加了“粉底”(暗影),增加了“高光”(灯光),修饰了“眼线”(陪衬的小泡),拿掉了“直白的姿态”(箭头)。整个画面变的“明眸善睐”起来。
去掉箭头不仅没有混乱,反而意图更加清晰;没有用虚影,没有用拖尾,也没有急切地在画面上“跑来跑去”凸显路径;画面显得异常沉静,渗漏着静谧的美感。看到这张图的人都会不自觉的按照“化妆师”也就是艺术家设定的视觉路径来看,不会出现混乱;画面中的元素没有产生物理位移,却有动感。 图2就是“画过妆”的图1,你看出来了吗?
构建画面之前必须构建良好心态。而这种心态是需要反复演练的。
摘要和封面图之间的化妆术秘诀,你掌握了吗?下面将带大家一起回顾上期讲到的无源光,
无源光:在整体情况下,科学家不会想到要画的光,而艺术家会用光来解决的情况。
(1) 反应产生的能量/能量转移/能量传递
(2) 物体的高光/反光
(3) 镜头前景的光
(4) 引导视觉的光
(5) 构建空间的光
(6) 修饰元素的光
本期到此结束,下期再会。
彩蛋~
下期内容:
投刊时,封面设计为什么要投“其”所好?
本期参考来源: 《科学的颜值——学术期刊封面故事及图像设计》
<静远嘲风动漫传媒科技中心>设计制作
购书链接:
☆科学的颜值:学术期刊封面故事及图像设计
https://item.jd.com/12802188.html
☆科技绘图/科研论文图/论文配图设计与创作自学手册:CorelDRAW篇
https://item.jd.com/13504674.html
☆科技绘图/科研论文图/论文配图设计与创作自学手册:Maya+PSP篇
https://item.jd.com/13504686.html
☆科技绘图/科研论文图/论文配图设计与创作自学手册:科研动画篇
https://item.jd.com/13048467.html#crumb-wrap
静远嘲风(MY Scimage) 成立于2007年,嘲风取自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的传说,嘲风为守护屋脊之瑞兽,喜登高望远;静远取自成语“宁静致远”,登高莫忘初心,远观而不可务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5 16: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