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变化永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hua 世间唯变化永恒,以开朗的心简洁地生活...

博文

我和可拓学的缘分——食物中的情感记忆与社会变迁

已有 1189 次阅读 2021-9-20 23:48 |个人分类:可拓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和可拓学的缘分

——食物中的情感记忆与社会变迁

    昨日中午收到一条三联韬奋书店发来的短信,说是我报名的[食物中的情感记忆与社会变迁——《中国人超会吃》新书分享会]将于今晚举办。虽然记不住什么时候报的名,但刚好有时间,又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就顺其自然的去了。

    我对食物的最初记忆是美好的,但真正开始关注食物,却是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才有的事。这种关注和儿时对食物的美好记忆不同,更多参杂了一种焦虑、不信任的情感。

    这种焦虑、不信任的情感起因可以追溯到2004年浙江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朱国栋在任新华社调查记者时报道的“阜阳大头娃娃事件”,那时我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刚完成了智能甄别系统的理论框架构建,对信息甄别理论研究得还并不那么透彻。所以注意力还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上,还没有对甄别的主要对象——信息有足够的重视。只是想着接下来应该结合社会实际需要选一个具体的领域进行应用研究。

    最初选择的领域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具体选题是信息甄别理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大学生就业信息甄别。之所以没有选择食品安全领域,一是当时还没有爆发食品安全事件,二是当时工作太忙,对食物也没有太高要求,只是每次肚子饿了才会想起。直到2004年,阜阳大头娃娃事件发生,第一次看到关于“大头娃娃”的新闻图片时,一种自然的,对人类婴儿的悲悯之情油然而生。伴随着瘦肉精中毒、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次第发生,这种最初的对人类婴儿的悲悯之情渐渐转化为一种愤怒的情感,等到2009年自己的孩子出生时,这种愤怒慢慢就转化为了一种焦虑、不信任的情感,但真正对食品安全和质量智能甄别系统进行研究却是2015年之后的事情了。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算是相对比较理性的,没有让这种焦虑和不信任长期控制自己对食物情感,而是尝试应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以及科研阶段理论成果去改变自己能控制的家庭食物消费小环境。

   刚刚回顾了自己5年前开始写的一系列自主科研日志,发现的确和《浪食记》、《中国人超会吃》作者王恺所发现的一样,自己这几年对食物的情感记忆和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类对食物的情感记忆到底是如何伴随经济环境的变迁而变化的呢?比如以人类婴儿的食物为例,农业时代婴儿的主要食物是母乳和汤羹,工业时代牛奶、奶粉、米粉替代了部分母乳和汤羹,到了信息时代,才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时空差异)客观存在,这种替代可能隐藏着很多危机。如何化解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息欺诈、优汰劣势的现象呢?

    再次翻阅5年来自己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去农场、乡村实地考查的日志发现,唯有对食品安全和食育立法,重视并提升儿童食育质量,尽可能让更多人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了解食物原本的模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听完王恺和尘洁的分享后,有点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期望这种新生的喜悦情感能转化一种动力,能将这5年来的一线考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提炼一些可拓智能甄别案例用于家庭教育、社区食育~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0919-1305016.html

上一篇:我和可拓学的缘分——发现中国现代数学奠基人.熊庆来
下一篇:我和可拓学的缘分——2000-2020可拓数据挖掘研究综述1

2 李宏翰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