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应急管理的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

已有 3980 次阅读 2013-12-17 05:43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我总是设想这样一种情景:一旦某地发生破坏性较大的地震灾害之后,我们的应急管理是这样响应的——

第一步:遥感飞机和卫星第一时间将“视线”转向观测该地区,并即时将图形图像资料传回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心。

第二步:根据对震级的判断,立刻在涵盖地震所影响主要地区的稍大区域内成立地震应急指挥部,将地震影响到的人员、财产、关键基础设施,以及第一阶段可达的应急设备、设施、人员情况做一梳理。通过技术手段所获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给出评价的结论,包括需求的多阶段集成、资源的多层次集成,以及可减缓性、可救援性、可恢复性的评价结论。

第三步:就近的地震应急救援人员和可达设备就位,并即刻赶赴灾区进行第一轮救援救助。同时,对于资源的第二阶段需求确定方案,并开始实施。

第四步:救援前方所获最新信息与指挥部进行交互,并根据新的需求进行方案调整。

换句话说,在地震发生的时刻,应急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都要开始做,前者是每次地震都需要的,后者则是针对不同地震地区、季节、资源可达情况做出,每次要有所不同,注定特异化与专业化。

本期的论文就是围绕着雅安地震所写,大致体现了以上所说的几个方面。

让我们一一地说明一下。

第一篇论文基于遥感数据进行道路的可恢复性评价,如果能够做好,就可以给出准确的道路情况的分析结论,有助于决策者决定从哪条道路进入灾区,如果道路因为地震的缘故不通,则多久可以修复到可以使用。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是有教训的,就是汶川地震时对于道路可恢复性结论的得出,完全基于个人感情和主观判断,而与具体的场景没有关系,结果延误了救援,造成了更大的损失,而追求原因,则是遥感飞机根本没有在所需的第一时间起飞。

好在随后的玉树地震和雅安地震,遥感飞机倒是飞起来了,当地的情形可以从遥感数据上得到较好的展示,但是对于可恢复性的判断却依然不够准确,好在地震级别都没到汶川地震的8级,这些问题还不至于影响巨大。

第二篇论文则对“情景——应对”型的地震进行了分析,主要对象是物资需求。论文如马斯洛对于人类需求层次的五类分析一般,对于地震发生后对于物资需求分了四个主要的层次,包括第一层次的救援类必需品,如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担架、医用血液、急救药品等;第二层次的生存必需品,如饮用水、帐篷、消毒杀菌药品等;第三层次的生活必需品,如食物、衣服、简易住房等;第四层次的关键基础设施恢复。除此之外,还对于时间、空间等多个分类准则下的需求进行了研究,应该说,了解需求是应急中最重要的第一步,有了这一步之后,其他步骤才有希望逐次进行。

第三篇论文研究了评价的两个相对概念,一是灾害本身的脆弱性,有时候也叫易损性,尽管两个词的英文表达也有所不同,但是实质上是很相近的东西;二是抗逆力,又称为恢复弹性,是指从当前状态恢复到某一给定状态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论文在确定研究目标之后就是选指标定权重,沿袭了一般的评价研究论文的写作路子。

第四篇论文讨论了地震应急中的专业化问题,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应急专业化主题,只不过这一篇一下子涵盖了五个领域的专业化问题,包括救援、科技、物资、媒体和管理。

区别于专业化、政府主导的应急,还有各类民间组织会加入到应急的行列里来,其作用、角色与分类也一样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研究主题,论文从持续时间长度这一角度进行区分,从组建、运作方式、人数、组织架构以及解体这几个方面分析差异性,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应该说,对于提高民间组织在应急救援和重建减灾和救灾能力、满足新历史条件下的社会需求还是有价值的。

本文为《应急管理汇刊》2013年第八卷第三期的主编寄语。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483-750395.html

上一篇:2013-2014
下一篇:“国际章”的恋爱不创新:对老文显摆式微博的评述【兼5论YC】

6 曹聪 陈龙珠 李健 李本先 陈楷翰 郑小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