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jun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junwei

博文

做理论的资本家,而不做理论的打工仔

已有 2383 次阅读 2018-4-3 14:47 |个人分类:应如室|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Nvivo, 质性研究, 讲座, 北京, 理论资本金, Nvivo, Nvivo

利用三天时间在北京做了一场关于质性研究和NVivo的讲座,这也是第五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位老师济济一堂,进行质性研究及Nvivo软件的学习和交流。讲座之前,我先用思维导图软件Mindjet MindManager画了一下讲座的前期要点图,包括要具有空杯心理,大家不是批评扎根理论的,要做加法,就是如何从扎根理论中学到知识,而不是抱怨和批评。当然了,还提醒大家无论是听讲座还是上课,也要做加法,就是尽量去吸收有用的,把关注点聚焦于有用的方面,而不是拒绝接受新鲜事物或者保守,那样就是减法,没有收获和所得。然后又介绍了自己学习扎根理论的感悟,以及如何利用其进行科研,尤其介绍了一下自己学习扎根理论的心得体会,也强调了一下,科研就像悟道一样,悟道不分年龄,修行在个人。

第一天对理论部分进行了介绍,第二天我先用之前的例子给大家演示了一下,并且强烈要求大家必须针对材料全面地编码,不能丝毫的疏忽和大意,或者应付。尤其强调,大家不远千里来到北京,利用这三天时间,好好地进入学生角色,抛弃之前的身份、地位、研究基础和优势,在这里踏踏实实地做一次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学习中。学习的成员不分年龄、不分专业、不分身份、不分职称,还真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第二天的亮点是有一个学员给我现场提供了一份资料,让我在现场针对她的材料进行现场编码演示。这是一份关于青少年吸毒的材料,虽然不是我研究领域的,但是我觉得做跨学科研究,我还是比较感兴趣,而且觉得自己可以现场编出来。所以就接受了这个学员的建议,在下午快四点时候开始编码。开始用我自己带的电脑编码,当然有投影仪,学员可以看到。我建议学员和我一起编码,后来学员说想看我如何编码,她们先不编码。我就告诉她们,其实和我一起编码这样最好,可以彼此编出码来之后,进行对比和思想碰撞,否则她们只是受到我编码思想的束缚和局限。但是,学员觉得看我编码效果比较好,所以大家就说想看我现场编码。当时我编的时候,假如我编不出来或者编出来时候没有什么学术性,那就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了。当时给我提供资料的老师和我说她提供的资料信息量比较少,所以不会编出很多码。我说没有关系,我还没有看到资料,编的时候再说。后来又有学员说为了可以记录下我编码的过程,希望用录屏软件录屏,我当时电脑没有录屏软件,就用了学员的电脑,然后利用一个半小时把编码编出来了。编码编出来之后,我给学员逐个解释了一下,然后学员就编码中如何思考如何归纳的都进行了积极性提问和交流。于是在下午六点钟结束了第二天的讲座。

早上起来后,我和同行的朋友杨律师讨论起昨天现场编码的事情,我说编码时候要尽量考虑有用性原则,就是不能人为地清洗掉自认为没有用的信息,要做加法,不能做减法。杨律师说叫有效性原则更好,我干脆就直接起名叫做效用性原则,然后在第三天课上我总结了三个编码原则:1.效用原则:在编码的时候,每一个句子,每一段话,尽量去把它当做有效且有用的,在编码时候可以做加法,尽量别做减法,本身可能收集的资料有所遗漏,在编码过程中,又会人为的做减法,有可能遗漏很多信息;2.宽容性和开放性:编码时候,头脑和心胸可以容纳下每一句话,可以接受每一句话或者句子的价值,以便主观的对资料信息进行阉割和筛选;全景性原则:最好编码之前通读一遍,或者对材料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或者轮廓性把握。

第三天开始演示我自己论文数据的编码及模型构建,并介绍了我和本科生合作发表在科学学研究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自己采用整合式创新思维提出了TSC方法,即时间——空间——内容方法来开展研究,并鼓励大家做理论的资本家,而不是要做理论的打工仔。我在和学员沟通的时候,好多学员问了很多我之前没有想过的问题,在和学员就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我又对讲座主题和软件使用增加了认识和感悟,感谢学员,就像我课上说的,你们可以从我这里学东西,而我也更会从你们那里学知识。我和他们说我几乎把大部分科研经费投在了学术讲座和交流中了,就是为了拓展自己的思维、思想和研究视野。

三天时间很快,我将我所知所感所悟倾其所有地讲了出来,学术交流不能保守和封闭,需要开放式创新和开放共享的精神。并强调扎根理论和nvivo的关系是道和术的关系。

第三天正好有学生王帅在北京考试,考完试后王帅同学来听我的讲座,听完后,我问她的感受,她写出来这段话,“只为了学软件而学软件,却忘了软件并不是研究的主导者,自己研究的思维或者说是思路才是最出彩的地方~不要做软件的奴隶,而要让软件乃至理论为我们所用!如果我去听这个讲座,我会更加关注您是如何分析的,如何编码的,如何给分析结果赋予意义的~等等,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如何操作这款软件~,我会去学习您是如何分析这个问题,如何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也就是说我会学习您分析问题的这种思维~

这次讲座我在ppt上直接引用了我同行的朋友杨志磊律师的话“越创新,越大胆地打破思想的桎梏。自下而上地创新,从基层创新,不依附于权威!”,我觉得创新精神草根也具备。

感谢各位学员、杨志磊律师、王帅同学,提供了如此深刻地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场域和时机,我从你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致以诚挚敬意!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1012-1107185.html

上一篇:知识管理的魅力:将所学知识转为思维
下一篇:此花为谁春,报于青帝鉴!

3 徐令予 张翠娟 秦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