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jun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junwei

博文

学术哲学的邀请(10)——学术理论的自我感

已有 1572 次阅读 2020-10-14 10:13 |个人分类:应如室|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自我, 他者, 理论, 无我, 信手

在学术人生中,每个人发展的理论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理论,可以尝试着由以下基本条件来判断:我们采用理论后获得的体验或认同感与理论本身的“自我”一致性程度有多大?一个人对自己发展的理论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我们看待发展出来理论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理论的发展由不成熟到成熟,由片面性到完整性,不是一蹴而就的,当然,这样需要我们身处其中的学术环境的支持。不排除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面对自我发展出来的理论的内在问题,是扬弃还是妥协,是否有耐心等到迟来的理论自我感和价值感,当然,这一条路往往是长期和曲折的。

当我们在探究理论的行动中会感知理论的不同“自我”,思考着它们的想法、感受着它们的内在,这个探究过程便是帮助理论发展其“个性”。这一过程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相互冲突的元素会纷繁跌至,我们会在发展理论的过程中受到“他者”的不断冲击。我们会不断接近、筛选或排除“他者”。当这种分离或独立产生时,我们需要体验不同元素的整合,也许是矛盾体的整合,这种整合是渐进的,为的是形成和谐、顺畅的理论体系。

一般情况下,学术中理论的自我和学者的自我是习得的,是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有的来自于说教,有的来自于亲身体验,发现它们/他们的自我概念。这种自我概念有助于在学术中获得独立身份或者身份认同,包括理论建构和学者身份,觉得自己的理论体系或价值体系有存在价值。

当然,这里面还需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也一直在想,我是否超越学术的自我意识。在“我是谁?”这一阶段,我们无法确定该如何去应对周围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论和情境。我一直习惯于照着别人交给我们的理论、方法和视角去做出回应,但是现在问题是:我怎样才能真的以我自己的方式去做出学术回应?”。因此,我们尝试新的学术行为方式,探索新的学术体验。

在逐渐解决学术身份认同这一问题时,我们或许被迫返回自我意识,但是当一个人已经养成一种风格相投的行为后,他就不再想知道他将如何回应,也不打算再知道自己的反应:只是被动的做出回应。在自己对新鲜事物是怎么想的、对事物有什么感觉上,对事物探究的方式、方法、途径和工具是否可以改善等,自我询问的次数会越来越少,仅仅是去思考和感觉,而不是积极采取行动。因此,作为发展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自我意识,开始会逐渐消失。

我们是否需要在学术“自我”和学术“无我”之间进行分衡治理,而不是找到平衡点,而是保持学术“自我”和学术“无我”独立性的同时,让两者合力的价值最大化。这就需要我们训练如何调控“自我”和“无我”,这是一种以非中介方式体验万物的路径。我们可以看着一支蜡烛,体验到纯净的火焰,不是将其视为主客体关系,而是作为非中介的直接体验,就像体验者直接燃烧着火焰。

我们是否习惯于给在学术中给万事万物都起一个名字,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其“自我”化、保存起来、召唤回来、探讨它们,或是在以后的时间依稀回想再次体验。或者,我们更加重视原始体验的质量,没有任何形式的概念或词语干预。因为,自我会干预纯粹体验,一旦个体开始纯粹体验,他就不再需要自我居中进行调解。

当然,在无我的背后有很强的自我,也就是说,经过严格定义,我们可以说,很强的自我已经超越自我意识,进入自发体验,抵达了一种类似无我的桩体。如果一个人形成一种自我系统,运转顺利和谐,那么学术身份认同和理论建构对他来说,就变得轻而易举。他所有的经验中都弥漫着很强的整合为一感或矛盾并存感,他已经忘记了固有的“自我”,形成“物我两忘”,又何谈你的理论,他的理论,你的方法,他的方法,你的工具,他的工具,你的思想,他的思想,“信手拈来俱天成”。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1012-1254321.html

上一篇:学术哲学的邀请(9)——学思故学在
下一篇:学术哲学的邀请(11)——学术探究的自主性自我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