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jun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junwei

博文

学术哲学的邀请(16)——甘心做学术康河中的一条水草 精选

已有 7131 次阅读 2020-12-12 16:22 |个人分类:应如室|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是否有一种创造性的能量突然打开一扇窗,就像雨后的河中之水,倒映着我们所看见的世界,提升了人们的精神,洁净了人们的灵魂。学者的学术智慧一直在随着学术进化过程的发展而超越自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进入自由的研究境界,这是学术智慧存在的理由,这是不可阻止的。

当心灵得到任务去了解我们周围世界中的东西时,可以通过学术智慧和学术直觉去了解对象。前者意味着花很多时间去从事学术研究,后者意味着直接深入其中。前者取决于选择的视角和使用的学术符号,后者则既不来自任何视角,也不依赖任何符号。前者为我们提供相关知识,后者则可使我们获得绝对的、真实的知识。

当自己从事学术探究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不休止的心灵力量,去探索片段学术信息,将点点滴滴合并到一起,形成关于研究方向的深刻的认识。有时候,这种心灵还可以通过直觉来顿悟及获取知识,这种获取是个人的、直接的。我们需要对自己研究的对象,做出全新的努力,这会为研究对象配备一个与其相适应的契合概念,而这个契合概念是可以发展和延续的。

这些经历都是在自己学术康河之中游历的体验,这种体验感使得自身会感悟学术康河的波动。既然有波动,必然会存在波峰和波谷,当康河之水处于波谷之水,不必失望、不必懊丧,因为只要康河之水是活水,必然会有波峰的出现,而且波峰的出现是持续的,也是必然的。

当我们看到事实,我们是多么快地转身离去,拒绝面对关于我们自身存在的真相,或许在学术探究上始终都是缺乏勇气的。不论我们决定去探索学术世界的哪个领域,我们需要很快回到意识的现实模式中,重新建立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有意识的学术心灵,必须具备众多生活实用功能,它必须能够组织认知或看法,梳理相关信息,做出可行的价值判断,必要时还要进行理性思维。

在康河的沃泥中,我不否定自己的本质和现实的宇宙,重新思考生活信仰和学术信仰的结构,我们在解析生活信仰和学术信仰的同时,是否能让两者共生与融合?或者我们不了解生活,生活赋予了学术更多的动力还是更多的阻力,犹未可知?或者我们对于自身的了解,远远少于我们对其他任何事情的了解。

在学术康河之底,做一条有思想的水草,虽随着水流而改变方向,但是扎根之地不会改变,虽遇波而动,然时时顿悟,这种心理状态不同于精神恍惚或催眠状态,这种状态有敏锐的警觉性和广泛的觉醒意识,同时伴随着深沉的内心平静。意识不到其心灵深处及心灵不同层面的人,在学术上尤待可为。扎根于康河之底,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探索学术世界,而且完全可以培养自己的顿悟之力,这种是具有自主性的,能将现实意识模式整合在一起。

身为学术康河中的一条水草,并非被动的、盲目的趴着河底随波逐流,而是扎根于康河的水泥中,汲取学术康河的营养,这种汲取是不为外人所知的,也不是身处其中之人所都能洞彻的。即使康河之水的生态发生改变,这扎根其中的决心丝毫不受影响,因为首先这学术之心,扎根之草都是为了自我学术生命的绚烂,即使是趴在康河之地,不为环境,不会气候,只为自我学术生命的璀璨。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1012-1262191.html

上一篇:科研时代9.0-学术特立独行与学术赋能
下一篇:学术哲学的邀请(17)——超越学术经验的思索

28 尤明庆 崔树勋 武夷山 焦飞 黄永义 王振亭 史晓雷 陈新平 许培扬 胡泽春 张坤 周阿洋 杨顺楷 唐小卿 巩卫康 王从彦 梁洪泽 王启云 徐长庆 孙颉 马德义 信忠保 冯兆东 韦四江 李少海 李丽莉 路卫华 籍利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