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jun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junwei

博文

所谓的“学生改变了老师”

已有 2801 次阅读 2013-1-7 23:33 |个人分类:眠云居|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来信, 沟通交流

黑色字体是学生写的,红色下划线字体是我回答的

老师,终究还是听得了那句话,下一年“我也……”,终究是您所谓的“学生改变了老师”,您也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加之您觉得很累,这样做变得顺理成章。而我以为,是环境改变了您,社会环境下,您作为社会人,融入了“社会”。

呵呵,谢谢你的来信,我非常震撼,而且感到特别高兴和欣慰,即使我现在非常非常饿,也抑制不住给你回信的欲望和冲动。这种书信沟通的方式已经快要绝迹了,在目前我们的这种教育中。

我并没有你所说的融入社会,否则我不会这样的痛苦和折磨,而我内心的痛苦与折磨又可以向谁去诉求、抑或是探究。而这些所谓的痛苦与折磨又不是你可以明了的,因为加之于我身的,你非我,不能理解与明白。

而这些痛苦与折磨,恰恰来自于我的不妥协、来自于我的不盲从、来自于我的不被同化,只是我都转化为默默地去践行。

你说我融入所谓的咱们学校的社会,倒不如说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我需要和你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我以为,您给我将的[微软中国1] 那些所谓大道理,是多么崇高,您将改变几个人或者一些人的学习态度,可是最终却应了那位老师的话,老师是一个职业,是一个谋生的手段,不得不承认,你们自己都有很好的心智模式,可是您却没有把它延续到我们身上,是在[微软中国2] 可惜。我也只能说,作家们可以抨击现在教育体制如何如何,那是因为他们是局外人,如果他们像老师您一样,作为内人,那会怎样?说一套,做一套罢了。他们为未来教育编织了一幅美好蓝图,然后等着下一代去实现,然后下一代继续编织……谁去实现呢?没有人去改变,谁也不愿去做那第一个特立独行的猪!为什么?

我没有给你讲什么大道理,那只是一种思辨的过程,你所谓的大道理,其实都是我的一种心得和体会。我不知道是哪位老师的话,老师确实是一种职业,但是需要改变的对象,也就是同学们,首先是愿意去改变。我不是内人、也算不上内人,因为我不想当内人。是若内人、关心则乱。我是把自己作为外人,也许外人可以置身事外,观其概貌。

您说您太累,那您可以不必教书呀,您说您喜欢科研,那您可以去搞科研,那多好呢?可能我不知道您的苦衷,或者您并不希望教书,只是因为某个原因必须留在这。大部分老师是不累的,课件从04年办学用到至今没变过,自己享受着自己的生活。您说学生学不好,不是老师的责任,都是学生自己太懒,那既然课上知识不更新,学生也不听,那自学不是更好?不要学校不就好了,还省得几年的学费,反正现在的状况是:学生,老师都觉得累。老师的意义何在呢?

您说您太累,那您可以不必教书呀”,这是你说的,而恰恰是这句你万万不能理解的,而我又不能和你合盘托出,我不是不喜欢教书,我肯定地告诉你我喜欢教书,而是教书我没有自由和主动,尤其是我身不由己的时候。“只是因为某个原因必须留在这”,这是你说得对的,但是具体的我就不方便和你讲了。

您说您太累,那您可以不必教书呀,您说您喜欢科研,那您可以去搞科研,那多好呢?”,这是你问我的,我怎么回答呢,我借用你的话来回回答你吧。“那既然课上知识不更新,学生也不听,那自学不是更好?不要学校不就好了,还省得几年的学费”,那这样让你不满意,你怎么不退学算了?你干什么还要读啊?干什么还要受罪啊?不如回家种地去吧,反正你将来也是回家种地啊!

其实很早想告诉您,***同学也觉得您的教学方法得当,让自己去学东西,可是像她这样懂得您良苦用心的有几个?可能大家是真不懂,我也算一个,不是您告诉我,我肯定这时候只是停留在老师的方法和别的老师不一样这个浅显的答案。但您已经决定改变,我说这些也没用,根源的问题解决不了,孤军分战却也精疲力竭,倒不如嚼着生活看着书的自得其乐。

这一部分就是需要和你解释的——“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总的来说,大部分同学是想先想办法修到学分,然后在看情况学东西的,只有大概每个班前三排的同学是学的,而在这前三排中,能够真正下功夫钻研的,大概也就是四五个,这四五个当中,可以和老师沟通的,而且愿意沟通的,又大概是三四个吧。这就是目前大概每个班的情况。

所以以对三四个同学的要求去要求全部,显然大部分同学不愿意接受,退而求其次,对这三四个同学可以单独私下沟通、交流、指导。标准定得符合一下大众,然后按照前三排的要求去要求全部,那对于后几排的同学来说,他们就是想修学分,就是为了拿学分,不愿意多学,这对他们来说,又是难为了。

这是我之前的要求模式,请看下图图1,没有考虑那些只为了拿学分的同学的感受。

1 两阶段培养思路图

所以我说的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意思,请看下图图2所示:

2 三阶段培养思路图

在平时作业中,增加文献综述及其他作业。在考试当中,增加主观题,就像最后一道大题,这样可以反映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

不过,我感谢您,感谢您来到这个学校之初,不是这样的想法,感谢您给我分享您的心智模式,让我懂得了可能我一辈子都不会知道的秘密——人性的懒惰。我以为我多么努力,不过现在看来,只不过打了个努力的幌子。我知道,您的这次改变会带给您什么,您终将失去些什么,可是这些对您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您的心智足以承受。所以,我仅写下我想说的话,回忆我曾经的老师。

不需要感谢,呵呵,我从来也没有盼着你们可以感谢我。最低要求,只要不骂我就谢天谢地了。我来之初,到现在这方面没有改变,只是多了些深思熟虑,只是从之前的按照前三排的要求分为两类群体,转化为分为三类人群了,增加了一般要求,而后是较高要求和定人指导,你帮我分析一下,哪个更具有可操作性,呵呵也帮我看看。

最后,是我想分享给您的一本书《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其实,您根本不用看,因为您都明白,并且付诸实践。而我只是惊喜于这位新东方老师的分享,让更多的孩子或同龄人有所醒悟。

谢谢你的推荐,李笑来的书我看过,我会再看一遍的。我给你推荐的是北京大学陈平原、钱理群的书,还有《一看就懂创新思维》 / 邢群麟,王艳明编著,咱们图书馆有,你可以有选择性地看看,不过一定要静下心来,否则你读不进去,也消化不了。

此致

敬礼

祝考试顺利

 [微软中国1]你还是依旧打着错别字,你还是依旧不审稿,我真的影响你了吗

 [微软中国2]实在,而不是是在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1012-650768.html

上一篇:班里的一名同学给我的来信——“我觉得老师应该有的素质”
下一篇:心之荒岛

8 赵建民 王春艳 朱晓刚 边媛媛 陆雅莉 张能立 张彬 贾绍凤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