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森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汉森 Welcome to my blog!

博文

优雅婉约写崇高

已有 1867 次阅读 2011-7-5 11:2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赵葆华

  《秋之白华》,以卓尔不群的艺术特质和创作姿态,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献礼片中格外引人瞩目。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领导者之一,无论他的思想、业绩和他涉猎广泛的著作,都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如何艺术把握、艺术表现这位伟人,无疑有高山仰止的感觉,横看成岭侧成峰,题材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秋之白华》不取同类题材作品所惯常用的宏大叙事,而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角度——从瞿秋白与杨之华的爱情角度切入,选取个人命运叙事。这在叙事结构上带来极大的便利,不正面描写民族革命的恢宏复杂与悲壮,而呈现个人情感命运的刻骨铭心。避难就易,举重若轻,注重个体命运,易于打动人心。然而这既需要艺术勇气,更需要艺术智慧;既要防止步入革命加风花雪月的媚俗化倾向,矮化了伟人,又要能从个人情感命运概括出民族的命运历史的命运。

  其实,《秋之白华》是两种叙事:将个人叙事放在前景,实写;而将国家叙事放在后景,虚写。个人叙事是表现瞿秋白与杨之华对纯美爱情的生死守望;国家叙事是表现瞿秋白与杨之华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理想——那是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事业。个人叙事因国家叙事的依托而有了历史的厚重感,个人情感叙事——凄美爱情的守望,因有九死不悔的理想的支撑而变得崇高。个人情感命运叙事,既是角度也是故事框架,为理想坚守为理想奋斗为理想牺牲,是故事的内核。两条叙事线一实一虚,组成动人的富有历史精神和时代意义的命运交响。

  在影片的个人化叙事层面,前半部分是杨之华对瞿秋白的爱情回述,后半部分是瞿秋白对杨之华的深情回望。两个段落像两个灵魂的呼唤与细语,这种深挚的情绪弥漫全剧。那是对爱情的守望和对理想的坚守。在杨之华的回述段落,那是女性化视点,细腻而婉约,表现了她与瞿秋白相知相爱相守的爱情过程。杨之华与瞿秋白相识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那是个革命气氛高涨的时代,各种主义风行风光的时代,也是选择人生道路的时代。之华先被秋白过人的才华、深邃的思想和家国情怀所吸引,继而被瞿秋白所坚守的拯救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的信仰所征服。两个年轻的灵魂因爱而走到一起,因共同的理想而结合在一起。那是相似灵魂的联盟,不像时下的爱情因利益而结盟,爱情可以被消费,可以被利用。瞿秋白与杨之华的爱情被表现得美丽而高洁,深沉而崇高。影片表现秋白与之华爱情结盟的段落时颇为惊世骇俗。秋白陪着之华去面对她的只有婚姻已无爱情的丈夫沈剑龙,这本是个尴尬的局面,结果沈剑龙被瞿秋白高洁的人品和人格境界所折服。沈剑龙与杨之华分手的启事,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的启事,瞿秋白与沈剑龙成为朋友的启事登在同一版的报纸上。瞿秋白的人格魅力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秋白与之华的爱情也呈现得美丽动人。

  在杨之华回述的段落,表现了杨之华在瞿秋白的影响和感召下不断成长的过程。 这个段落是刻画杨之华眼中的瞿秋白。重在表现瞿秋白的人格、情怀和理想,也表现了杨之华对瞿秋白不尽的牵挂。在瞿秋白的回望段落,既表现了瞿秋白对杨之华深深的爱恋,更从侧面折射了瞿秋白在几个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八七会议、党的六大——对党的前途的忧虑,对错误路线的抗争,对正确路线的追寻。瞿秋白这种本质的性格特征,影片的这种政治品格,是通过秋白与之华的爱情与婚姻生活渗透出来的。呈现在银幕上的是八七会议期间之华对秋白的担忧,和六大期间莫斯科郊外的雪野上秋白、之华与爱女独伊短暂的欢聚。

  瞿秋白被捕入狱后,即使面对国民党高官的诱惑和威逼,他对理想仍矢志不移,他从容自信地面对敌人的枪口,他坚信他信仰的主义最终能获得胜利。无论是之华的回述,还是秋白的回望,他们生死相守的爱情尽管是明线实写,而他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崇高事业和理想精神,却是他们爱情与人生的底蕴和前行的目标。

  《秋之白华》的创作姿态颇令人称赞,它不讨好观众,不取悦市场,整部影片节制激情,绝不煽情,选取如诗如歌的艺术路线,整部作品婉约、优雅、高洁、凄美,而这一切的底色是崇高美。影片没有把革命前辈的爱情与人生,奋斗与理想化作娱乐消费,没有把伟人事迹商业化。影片《秋之白华》凭借自己的艺术力量和思想力量,去感染观众引领市场,这是文化的自尊与自信。中国电影十分需要这份文化自尊。

摘自新华网   来源: 《人民日报》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14-462464.html

上一篇:张曼玉获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
下一篇:康菲中国溢油事故对渤海生态系统将产生长期影响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