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contro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reencontrol

博文

高校科研工作者四十岁之后的人生规划 精选

已有 15474 次阅读 2019-2-2 19:1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高校科研工作者四十岁之后的人生规划

 (长安大学 徐志刚 2019.2.2)

   再过两天,旧历年一过,就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然过了四十岁了。

   孔夫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虽然自己生理年龄已经跨过40,但是精神层面却认为自己还是个小伙子,偶尔还愤青一下。脑中仍充满了疑惑,远未达到不惑的层面。老婆有时也埋怨我,现在还处在学生时代的状态,成天就是科研、论文、项目,每天早出晚归,家里的事情全然不顾,仍旧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不像个四十岁稳重睿智的“大人”。

   的确这离开家乡20余年来,一直风风火火,小步不停,总想证明自己些什么?原始动机是什么呢?高考失利?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或许刚开始是,但后来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奋斗了。总之,感觉这20年是一路小跑过来的:第一次拿奖学金、第一次发表中文论文、第一次发表SCI、第一次获批科研项目、第一次招研究生、第一次获科研奖励、第一次在国际会议宣读论文、第一次参加职称答辩、第一次出国访学、第一次搬进新居、第一次拥有私家车、第一次成功获批科研平台......

   这二十余年一路狂奔,来不及回头看,总是害怕稍有停顿就被滚滚洪流所淹没,所以只能不停地跑,日夜兼程地跑.......

   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已过四十了......

   虽然心理上还停留在30多岁,但是自己与周围的一些变化还是能观察得到。头发越来越稀少、两鬓开始出现成撮的白发、肚子开始发福、熬夜一宿后要好几天才能恢复体力。父母越来越苍老,步履蹒跚,儿子个子已接近我肩膀。单位新进的同事大多都是九零后了.......

   四十岁之后还继续如往常一样冲下去吗?显然身体、精力、家庭责任都已经不能允许我们像往常一样扑在科研的第一线了,亲自写代码、亲自做实验、亲自写论文、亲自写项目申报书和结题报告了。过去我们常常因为学生做的不好, 则把他们撂在一边,而自己亲自动手去干了,总觉得教他们的功夫,自己早干完了。

   但现在这一切都似乎需要有所改变了。

   四十岁身体开始慢慢衰老,但是思维能力会像陈酿一样沉淀得愈加深邃,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去思考更深层次的创新问题,并学会管理好自己的学术团队。如果成天陷入“亲自动手”的具体事务,则不能自拔,这个时候需要多一点儿仰望星空、甚至“想入非非”,为学术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多思考一些粒度大一些的问题。这个阶段可以稍微放松一点,花点时间读些哲学、管理、世界名著等闲书,继续提升自我修养、管理能力和决策判断能力。学会与学生“和平共处”、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而少做“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等两败俱伤的事情。

   其次,我们更应该开始开启我们承前启后的功能,学术界需要源源不断补充新生力量,我们非常有必要将过去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规则、甚至“规矩”革除掉,停止将我们曾经受到的伤害再转嫁给新生一代。多传递给他们一些正面、阳光、积极和普世的价值观、信念及力量,为他们营造相对公平和宽松的学术环境,尽量减少非专业事务对他们学术研究的干扰,让中国的科研后继有人,让他们对中国的科研树立信心,让他们在国内一样能做出与国外同行相当水准的工作。

   再次,要搞好教学。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的叶贤基教授在教学中能够把音乐、美术与物理学家、物理定律与思维、探索与发现等完美融合在一起。差不多每一堂结束的时候,学生均会集体自发报以掌声。有一些学生说,这学期只有物理课我才会坐第一排。不仅在课堂上,课后叶贤基教授还会继续和学生探讨学科、学业,甚至生活上的问题。有时候甚至晚上还会跟学生聊。他说:我们衷心感谢同学们。我不同意有些教师认为“教学是奉献”的说法,我认为教学让老师收获很多。作为一名以科研为主的教师,虽不能做到像叶教授那样享受教学和育人,但是最起码要保持教书育人在自己心中的神圣感。要让课堂的学生有所收获,让他们相信真理、相信通过不断钻研和勇攀科学高峰,可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让更多学生形成表达有逻辑、做事有条理、待人有热情、心中有信念、做人讲真诚的新一代知识分子。

  最后,last but not least,要高度关注健康。科研工作是一个长期活,不要因年青时火力过猛,而英年早逝,继而葬送了去瑞典领NB炸药奖的机会。我国“英年早逝”悲剧大都发生在45岁-55岁年龄段的中年知识分子之中。(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4/231318.shtm他们普遍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以致精疲力竭,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救治不及而丧命。科研不能打疲劳战,Relaxation makes innovation,牛顿若没时间闲坐,爱因斯坦若不是当有闲的专利审查员,你我或许都有机会发现F=m*a 和E=m*c^2了。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想在科研这条道上走得更远,除了要保持一定的冲力和体力之外,更需要运用智力、巧力和协力,绝对不能光靠蛮力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6706-1160456.html

上一篇:梭罗《瓦尔登湖》中的“Spring”片段节选
下一篇:一名高校学者一年应该发表多少篇论文?

32 罗汉江 黄仁勇 郑永军 彭真明 栗茂腾 蔡宁 郭新磊 刘欣 王启云 李毅伟 梁洪泽 李哲林 杨小军 郑强 张红光 雷宏江 刘立 信忠保 文克玲 李瑛 李万峰 郭景涛 杨艳明 王卫 鲍鹏 汪晓军 姚伟 代洪华 崔树勋 蒋全胜 zjzhaokeqin zguodong200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