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地震预测难度大还是滑坡预测难度大? 精选

已有 7171 次阅读 2020-5-12 11:34 |个人分类:地质灾害预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 滑坡, 预测难度

 

image.png

图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目的,在此致谢!

今天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每当该日来临之际,就越发感到自己作为一个地学科研人员的责任重大。我深知:唯有在揭示地质灾害演化机理和规律的基础上,做出可靠的前瞻性预测,才能最大程度地取得防灾减灾实效。

前几天,在某微信群和几位同行讨论了地震预测难度大还是滑坡预测难度大的问题。有同行认为,处于地表的滑坡看得见甚至摸得着,预测难度小;而地震发生于地下深部看不见摸不着,预测难度大。果真如此吗?

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简单谈谈。

一、可预测性

从目前我们的研究来看,并非所有类型的滑坡和地震都能预测,只有锁固型滑坡和地震区的标志性事件,其演化机理明确且遵循确定性规律,具有可预测性。换句话说,从可预测性方面,滑坡和地震“半斤八两”,算打了个平手。

二、监测

预测离不开监测。对潜在滑坡的监测,一般出于应急目的,且限于经费、监测仪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存在监测精度不高和监测时段较短的问题,难以反映滑坡演化全过程。然而,对每个地震区,不仅1900年以前的非仪器地震目录经修订后可用,而且之后的仪器地震目录已实现全球数据共享且比对修订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每个地震区的当前地震周期通常已具有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可靠记录,可满足标志性事件的预测要求。在这方面,地震获胜。

三、发源地、规模和发生时间

目前在潜在滑坡判识方面的可靠性不高,以至于认为风险高的斜坡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而风险低的斜坡发生了滑坡。然而,在潜在地震发生地点的判识方面,我们已能较可靠地预估地震区内较大地震(预震)的聚集地与标志性事件的震中。在这方面,地震略胜一筹。

潜在滑坡的规模可大致预估,标志性事件的震级上下限与预震的震级上限能事先确定;在发生时间方面,均可根据当前位移(应变)监测值距临界值的距离,预判锁固型滑坡(需已知锁固段个数)和标志性事件的发生时间窗口。当监测值接近或达到临界值时,从回溯性分析来看,滑坡发生时间窗口可控制在1个月内,而标志性事件发生的时间窗口则以数年乃至数十年计。由于未开展实际监测,我们还未进行过锁固型滑坡的实战预测;然而,我们进行过标志性事件的实战预测,预测震级和震中的准确性尚可,预测发生时间窗口目前只能做到中长期。鉴于此,时间窗口方面尚不能进行实际对比。

综上,我觉得地震预测难度要小于滑坡预测难度。大家以为然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愿以此与大家共勉。



https://m.sciencenet.cn/blog-575926-1232823.html

上一篇:什么样的研究生导师称得上优秀?
下一篇:如何做好被动延期博士生的疏导工作?

13 郑永军 张学文 吴晓娲 杨百存 吴斌 黄永义 周忠浩 杨正瓴 王安良 康建 雷蕴奇 王少凯 张国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