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我们从汶川Mw7.9级地震学到了什么?

已有 4346 次阅读 2011-9-7 20:07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经验, 汶川地震, 教训

20085.12汶川Mw7.9地震留给了国人无尽的痛,汶川地震已过去3年多了,回想起来不知道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

毋容置疑,汶川地震对防震减灾规范的修订、震源机制与破裂过程等的认识有意义。

3年多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围绕汶川地震发表了数以千计的论著,涉及到地震地表破裂、动力学机制、孕震机制、地震地质灾害等领域。但这些研究对强震预测和防震减灾有何实际意义?是必须要正面回答的问题。我们不能白白交了学费,而一无所获。

汶川地震给民间大仙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表演机会,耿大师是欲哭无泪,某些大师是准确预报而无人理睬,还有大师与大地震擦肩而过。

事后在总结汶川震前有无前兆时,地震工作者发现了清晰的应变前兆,但这种前兆是否具有唯一性?不久后的玉树地震否定了唯一性的说法。

赵玉林、钱复业等因在震前发现了HRT地震前兆波而与大地震擦肩而过,为此深深自责而痛悔不已。其实也没必要痛悔,如果大震前都有这种波,那么为何玉树地震又擦肩而过了呢?

某些官科学者在事后总结时,也都发现了“热红外异常”、“电离层异常”、“电磁异常”等现象,都在重要刊物上发表了文章。认真看了他们发现的“异常”后,发现其数据分析方法存在问题。因为一个强震孕育的时间需要数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他们分析时的时间跨度只有数天或数月,根据数据变化的“峰”和“谷”预测大震。实际上若把时间跨度延长之数年,监测数据(曲线)或出现多个“峰”和“谷”,甚至会出现更高的“峰”和更低的“谷”,这些“峰”和“谷”与大震不会有一一对应性。因此这些方法只能用于事后检验。

希望官科和民科少做“事前猪一样,事后诸葛亮”的事儿!少做“事前靠蒙,事后靠补”的预测!

因此,前兆的唯一性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前兆有多解性,就像民间传说中的地震云一样,如何预测强震?谁敢拍板做出预报呢?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基于扎实的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侥幸心理。汶川和玉树地震后,地震部门并没有重视地震的科研工作,不懂得强震孕育是一个长期过程的道理,仍把希望寄托在震前找异常、与过去相同的老路子上,这样仍然不会预测以后的大震。或许是地震部门被“汶川地震”彻底打晕了缘故,不知道该研究什么了,现在又开办“砂层应力观测与分析预测方法”研讨班[1],想走捷径预测地震。我已经明确指出[2],该方法不靠谱,除了花百姓的纳税钱外,基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我已在以前的博文[3]中明确指出,科学的强震预测理论应具有的特点是:

1以地震地质资料为划定孕震时空区域的基础;

2与岩石破裂演化过程密切相关;

3基于长期可靠的地震活动性监测数据,如地震目录等;

4能通过所有历史强震震例的检验,具有广泛的普适性;

5既能预测“地震”,也能预测“不地震”。

我想这样的特点不会有人反对,可以肯定地说,不具有上述特点的方法预测不了强震。

有人“天真”地认为,既然强震难以预测,做好地震危险性评估不也行吗?仔细想想,危险性评估也是变相的二要素强震预测[4](对发震时间的判断要求不高),这岂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做法。

希望地震部门通过汶川和玉树地震认真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解决强震预测问题没有捷径,脱离了与岩石破裂过程本质密切相关的任何预测方法不会有光明的前途,坚持强震预测研究和防震减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不会有错。

参考

[1]砂层应力观测与分析预测方法研讨班成功举办

http://www.cea.gov.cn/manage/html/8a8587881632fa5c0116674a018300cf/_content/11_08/12/1313116951993.html

[2]《科学通报》发表的一篇有关地震前兆的论文

[3]科学的强震预测理论应具有的特点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444891

[4]只有解决强震预测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446433


https://m.sciencenet.cn/blog-575926-483904.html

上一篇:点评有关地震预报目标的历年地震工作规划
下一篇:学生送给导师教师节最好的礼物

2 李光强 宋敦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