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基苯酚和羰酰氰氯苯腙对细菌产生持留菌比例(A)和对RNA完整性(B)、细胞尺寸(C)、蛋白质降解(D)、溶解氧含量(E)的影响 | 微生物学报,2018, 58(1): 28-38
持留菌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随机形成的休眠细胞亚群,对抗生素等选择压力高度耐受。1942年Hobby等首次发现抗生素不能完全杀死葡萄球菌,后来Bigger将抗生素不能杀死的细菌亚群称为持留菌。持留菌是多变环境中细菌的最佳防护策略,使细菌在抗生素治疗时存活下来,从而导致慢性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 众所周知,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正是抗生素耐受的持留菌,——而不是耐药病原体,导致了大多数难以治疗的慢性感染疾病。比如根管治疗后,以链球菌持留菌为主的厚壁菌门是引发持续性牙髓感染的主要原因;分枝杆菌持留菌导致治疗结核病的时间延长;金黄色葡萄球菌持留菌会导致各种慢性和复发性感染。
硝基苯酚不同浓度(A,B)、作用不同时间(C,D)和菌体不同生长状况(E,F)对细菌产生持留菌比例的影响 | 微生物学报,2018, 58(1): 28-38
每种细菌都存在持留状态,可以应对波动的压力环境,确保菌群在恶劣环境中存活。由持留菌引起的感染对医疗卫生系统提出了巨大挑战,人们通过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各种手段试图将其清除,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为这个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案,生物手段如噬菌体特异性疗法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携带反义核酸基因的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持留菌比例的影响 | 微生物学报,2018, 58(1): 28-38
——期刊新媒体部科微学术出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4 1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