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ynn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cynnn

博文

元芳,你对时下农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怎么看? 精选

已有 10031 次阅读 2012-11-1 23:3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office, center, 毕业生, 就业, 农学

元芳,你对时下农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怎么看?

最近“元芳体”很火,借用下表达我们农学硕士毕业生对就业的担忧和困惑。

每年的10-11月是校园招聘的时节,每个毕业生都在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担忧、忙碌、无助着。我以前以学生记者的身份采访过很多次校园招聘会,但是当自己成为其中一员的时候,发现这真是一个“揪心”的过程。因为,我们都觉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大多数人和我一样缺乏直面社会残酷的勇气。

我是一个二本学校的农学硕士毕业生,读的是作物栽培方向(水稻),但是毕业证上的专业是遗传学,这其中的缘由暂不解释了。至今未过6级。从9月底开始,我开始关注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虽然不是放手一搏的寻找,但是“找工作”成了我这段时间生活的主旋律。于是,想把一些想法和我有相同经历的人分享一下。

1)就业“卡脖子”的条件苛刻

参加了武汉市2所重点高校的校园招聘,给人的感觉有点窒息。限定“985211”院校,这是第一步条件,不用看专业,不看能力,招聘专家几乎不能给你面试的机会;“英语四、六级”是必要条件,缺了它在面试官面前考虑的机会很小;“限定专业、限定方向”,你想沾上边都不行。这些条件摆在呢,我连投简历的勇气都没有了。本是导师时常夸赞的综合素质优秀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也只能“自怨自艾”。

2)公考之路何其难也

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也许是我们应届生的一条好路子。可是问题同样不少。国考今天出了职位表后,我花了2天仔细核对自己能报的岗位,首先农学的专业寥寥无几,植物保护的专业相对强一点,总体上还是金融、经济、管理等的天下,再者,即使碰到农学专业对口,可是基层工作经验的限定、英语的限定,直接可以卡死了我们这些农学人。当然还不提我的遗传学专业了。最后,我也只能填报“什么都不限制”的专业了。当然,竞争比例不用说了,“万人坑”的结果很正常。我在考虑,要不要继续报名缴费,有点不想为国家上缴国税了。明年的省考、事业单位招考可能是我们这些二本学校的理想去处吧。研读去年的湖北省事业单位招考,我的神啊,硕士专业和博士成了“关键词”,恨不得每个都是博士后。呵呵,其实想想,博士都难找工作,你还祈求什么呢?当然,专业的限定又会给许多正在跟我一样准备的人早早想想。明年,我们有报名的资格么?

3)专业类公司是一条必须参照的去处

公考只是个独木桥或者是叫万人坑,挤下去的或被埋起来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因此,走企业这条路是我们不能舍弃的。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呢,在考量和对比了一段时间后,有很多疑问:1.发展的潜力、空间不很明朗,研究生从事科研,显得层次不够,从事生产,觉得过于辛苦,从事销售,觉得更不想干了(本科就可干的事了,何必等到现在呢)。2.薪资的起点过低,据我的观察,本专业的公司月薪不会很高,一般研究生的基本薪资在2000-2500左右,好点的最多到3000。可是面对甚高的消费,不领家庭补助的我们估计到时也所剩无几,更别提买房买车了。在二线城市都是个理想。和别的专业比较起来,我们这些硕士生只能干看着了。我们的行业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4)转不转行,我们都在考量

几年前就毕业的本科同学,据统计,现在依然从事本行业的不到30%。对于女生,行业的从业性质决定了她们必须转行,所以,现在干本行的所剩无几,相信其他农业高校情况一样不容乐观。男生呢,干得出息的,还在继续,却依然只够温饱,大多数却在和我们一样,商量着转哪行。有人说劝慰我们,晚转不如早转。

农药、种子、化肥三大行业,我可以从事么?有人说,现在公司很需要人才,研究生去公司可以大展乾坤,可是微薄的收入和看不见的前景(本行业的主要研发还是博士占主体吧),让我们对将来情何以堪。前两天,有个朋友拉我去饲料公司,月薪4000以上,年薪不少6万,让我不得不犹豫。面对从事了67年的行当,难道说丢就丢了么?

5)还有一些想法……很凌乱

①一银行公司在招聘中写到,除农学、医学、特警等专业外均可考虑。

②我们的“同志”中从事本行业的同学是越来越少,将来招生生源会越来越少,形成对照的是县市一级农业推广单位人才断层,农机推广组织萎缩。今后,我国的农业服务怎么办,农业人才怎么来?

③“高不成,低不就”,很可能读了研究生的将来比不上本科生,那我们读研究生的动力怎么来?

④我们真是悲催的一届,中学小学课改的时候是我们,高中高考制度更改的是我们,大学扩招的时候是我们,研究生大面积扩招的是我们,下一年度提高国家研究生奖学金的机会我们却赶不上(一个月220的补助估计在全国算是最低的,不提那些调剂生了,基本生活成问题很多年了),真是悲催的一届。难道我们要继续悲催下去么?

⑤我们的职业规划在哪里?和我一样迷茫的战友估计都在拷问自己。

⑥不想继续剥削父母的血汗,不想立即读博的我们。

 



https://m.sciencenet.cn/blog-590884-628404.html

上一篇:征文通知:2012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洪山论坛--湿地农业国际研讨

25 刘洋 谢全刚 张亚黎 孙广东 李其刚 刘淼 姚仪敏 周素勤 杨洪强 陈晓虎 赵建民 郭胜锋 张波 李宇斌 柳东阳 马欣然 徐刘印 刘光波 宁利中 唐常杰 ahmen fansg GW88 aliala iwordwort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