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重要的是高考以后 精选

已有 5358 次阅读 2019-7-9 18:57 |个人分类:教学相长|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高考, 成长, 研究生, 专业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达到每年70万,超过了20年前的本科生,高考的决定作用也越来越弱。决定个人一生的不仅仅是高考成绩,而是大学及以后的选择与奋斗。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得到的,因此可以说,越奋斗越幸福。我认为个人成功的关键一是勤能补拙,二是要读个研究生(除非高数或者英语太差)。北清等一流高校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读研究生,读博士,甚至越好的大学淘汰率可能越高。一个北清的本科生他的个人成绩和专业影响力未必能比得上某些名不见经传高校的博士。

勤能补拙是很多二流名校的学生做出一流成绩的根源。勤能补拙也是因为社会上大多数行业并不需要作出高考数学最后压轴大题的智商,学霸们超人的智力在大多数工作面前都是冗余的。比如我不知道北清那些天才级的学霸在从事金融、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时候会有多大的优势,“我们的玛丽亚”高考数理化可以碾压W同志超过100分(她们的英语差距反而不大),但是她们现在都从事金融工作,我不知道她俩现在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水利是清华大学老牌优势专业,也是全国最好的水利专业。虽然水利部的老部长汪恕成,王浩院士、陈祖煜院士都是老清华生,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学霸今安在?水利行业里,不论是部委领导,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的领导和总工,还是学术大牛,清华水利系并没有太多优势。清华最好学院之一的水利土木学院的院长张建民院士,本、硕、博都不是清华学历,而是来自西北的西安理工大(陕西机械学院),而陕西机械学院水利系前身是西北农学院的农水专业。张建民院士考上西北农学院的时候,肯定考不上清华,也不会想到将来会成为清华水利专业的领军人物。王光谦、胡春宏、倪晋仁号称清华三虎,但是他们第一学历都是武汉水利水电学院。同一时期毕业武水的院士,还有武汉大学夏军教授、中国农大康绍忠教授,当然康绍忠院士的主要工作是在西农和河西走廊完成的。最高科学奖获得者李振生院士,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科技工作者,他的母校山东农学院(农大)至今也不是非常出名的地方农业院校。还有著名河流泥沙专家韩其为院士正规学历还是初中毕业。

当然,现在低学历成长为科技大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随着高等教育走向普及,研究生一年招生七十万人,自学成才已经成为上一代人的选择。高考只是人生学习一个阶段的标志。高考是新起点,是大学期间及以后专业学习和工作的开始,对于有追求的孩子考研就如同20年前考大学一样。特别是现在省际之间高考分数线差异很大,但研究生却是先报后考、学校自主、统一划线。很多人敢于嘲笑京沪的低高考分数线,但是在考研中真能逆袭他们吗?当然,据说国科大中人数最多的就是山东和河南学生。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研,数学、英语太差,而动手操作能力强就不适合读研。但是无论是否考取研究生,勤奋钻研、踏实、认真、用心,对专业和工作有足够的敬畏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要求。

我认为该玩就玩,该学就学,孩子首先是玩,没有必要从小就把孩子逼得太紧。教育部的要求也是中小学减负,大学要适当增负。某些家长高中拼三年,考一个末流211万事大吉的想法会扼杀学生的成长空间。基层教师、医生、政府公务人员(比如警察)不是不重要,但是不到20岁即定位于此,人生很可能会过于平淡与乏味。

在我们一个学院层次的高校(每年考取西农研究生的除了我们可能就榆林学院一个学院了,不过我认识的从榆林学院考到西农的当中,有几个也是发展不错的,比如),专业能排到全国第四、第五(当然我一向认为迟早会被南林超过),近50%的考研升学率和考研成绩屡次逆袭985、双一流学校的考生,想必是其中之一,虽然高考成绩他们可能相差上百分,当然这也可能说明我们的专业更多的是技术性的,学科知识比较浅。西北农林平均招录比是1:3(我们的专业可能高一些),今年报考西农5人+中科院水保所2人全上,并拿到了两个专业第一,而且西农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都是我们的学生,堪称创造了记录。以后也很难再次出现了(特别是150的数学满分)。

不论高考、中考都不是决定性的,都是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和新阶段开始,高考胜固然喜,败亦不必忧,知耻而后勇。




https://m.sciencenet.cn/blog-595119-1188791.html

上一篇:选择专业很重要
下一篇: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

6 郑永军 王安良 张鹰 梁庆华 韩玉芬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