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在读研究生能否做稿件的通讯作者? 精选

已有 15389 次阅读 2021-10-6 15:0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从学术规范的角度和论文署名的惯例来看,论文第一作者应该是稿件核心内容的贡献者,然后根据贡献比例依次署名,通讯作者可以是署名第二,也可以署名最后一个。对于未成名的研究人员,一般而言,如果稿件作者的知名度都不高,那么署名越靠前就更好,当然,这个要依据具体的贡献来排序。但在实际稿件的署名过程可能非常复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题组PI或者责任导师的习惯和偏好,因此产生了各种署名,如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的怪象。

      我在此前的博文里也提及,一些课题组因为学生多,在某些单位高额的论文奖励加持下,因为课题组稿件多,导师也很忙,因此课题组会申请一个公共账号来代表导师,然后利用这个公共账号来投稿,毕竟那么多稿件每篇都让导师来投递也太占用时间。一些稿件会被期刊编辑秒拒,因此批量投稿和反复投稿会消耗很多时间,于是乎采用导师的公共账号投稿,稿件录用后再添加导师的正式电子邮件作为通讯作者标记就成了捷径。

      最近有作者给我发邮件说他是在读博士生,询问一些投稿事宜。原来是他们课题组导师让博士生自己投稿,只要在稿件里标记导师是通讯作者就行。在实际受理稿件的时候也发现过类似的情况,投稿系统的通讯作者信息和稿件里通讯作者信息不一样,形式审查的时候一般会退回作者修改。该博士生说导师太忙了,课题组的稿件也比较多,投递到一些期刊可能会被拒而不送审,另外一些期刊的投稿系统非常复杂,要填写的内容太多,如果每篇都让导师投递太麻烦了。有时候遇到同一篇稿件投递不同期刊都被拒绝,这种情况下导师也很烦,于是课题组商量后就让每个博士生自己亲自投稿,规范署名就行,而导师只挑选一部分稿件来亲自投递。

    对于多数学校来说,研究生署名第一且导师通讯,或者导师第一作者且研究生第二作者的论文都算作研究生学位论文申请的支撑成果。但也有一些单位和学科方向要求导师必须第一作者的成果才算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支撑成果,这个规定显然是违背科学的,也是应该纠正的。

    在论文成果和投稿署名中也存在一些怪象,那就是导师署名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作为通讯作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署名模式呢?

     1,课题组学生太多了,导师第一作者而研究生署名通讯作者可以绕过期刊的一些特定要求,如某些期刊规定一年内不能投递稿件超过2篇。这种情况下,把导师署名第一,研究生署名通讯作者投递课题组比较偏好的期刊可以争取机会多投递几篇,另外就是如果被期刊拒了后可以换个研究生作为通讯作者重新投递,因为同一期刊有些编辑比较nice,有些编辑比较苛刻。因此,让研究生作为通讯作者,如果稿件被拒了换个通讯作者就可以继续投递来争取机会。

   2,某些导师喜欢第一作者,比如有些省份申报自然科学奖的时候要求申请人的代表作必须有一定数量是第一作者,为了实现导师和研究生对成果贡献度的平衡,这种情况下就让研究生做通讯作者了。

  3,稿件内容90%以上是研究生完成的,导师对内容不懂或者根本没有指导研究生,为了投稿方便和答复审稿人方便,同时为了体现导师的贡献和年度考核,考虑研究生毕业时求职的成果量支撑,双方协商后就让研究生当通讯作者了。

4, 国外期刊的投稿系统比较复杂,导师看不懂投稿系统的各种要求,在遵从稿件和投稿系统通讯作者一致性的要求下,只好让研究生当通讯作者了。极端情况下就是稿件系统里标记的是研究生为通讯作者(在姓名上点个星号),而电子邮件却写的是导师的邮件,即作者信息不一致,这一点学术编辑或审稿人在谷歌里搜索下电子邮件对应的发表记录就可以核实。

     自2020年反对唯论文的攻势下,期刊论文的重要性和需求呈现一定下降趋势,署名也逐渐变得规范了。学术编辑和审稿人拿到稿件后,看一看其署名是否一致和规范程度就可以一定程度预测稿件质量了。贡献相同的并列第一作者,多个通讯作者并列,反常署名如研究生当通讯且导师当第一作者,通讯作者邮件不真实等都是投机行为,都会被学术编辑、审稿人和读者所唾弃,因此要坚决反对和杜绝。



https://m.sciencenet.cn/blog-60980-1306941.html

上一篇:组织special issue需要注意啥?
下一篇:兴趣驱动的项目申请

12 李学宽 马臻 黄永义 姚伟 刘立 李宏翰 郭胜锋 帅凌鹰 李万峰 王启云 孟佳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