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多年拿不到基金,论文还要继续吗? 精选

已有 19826 次阅读 2023-2-17 10:3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要从事科学研究必须有一笔科研经费能够自由支配。除了一些特殊的学科方向在科研经费缺失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开展研究,甚至可以做出一些引领某个领域的成果,而当前在各大高校和研究所,没有自己支配的科研经费可能连独立开展研究的资格都没有。

     近期各大高校陆续开学,拟申请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普通项目的科研人员和准科研人员在假期里紧锣密鼓的排练,反复修改基金申请书。临近3月份正式提交基金申请书的时间点,一些大学的学科基层组织和研究团队依然坚持认真打磨基金申请书,并邀请一些熟悉的同行专家进行指导,旨在进一步提升基金申请书的质量。在高级职称晋升和获得正式编制的基本要求里,规定期限内获得一定级别的科研项目和一定额度的科研经费到账是标配。在科研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各类普通项目的评审和最终资助,其相对的公正性还是被绝大多数科研人员认可的。另一方面,多数学校教职人员的聘期岗位考核,研究生指标分配都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的立项,到账科研经费挂钩。于是,在有竞争性的科研单位,广大科研人员按照考核要求的指挥棒,不得不坚持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如果没有基金委的限项规定,那么每年科研经费和项目立项可能会集中于少数的团队,每年基金项目申请书的数量也会大幅度增加,那些粗制滥造凑数量的申请书也会增加评审人员的负担和基金委评审经费的支出。

     这两年主管部门要求各个基层组织要严把申请书质量,提高申请项目的命中率,不能强制高级职称和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申请国家基金项目。客观来说,这种政策性的指引作用是正面的,没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写的基金申请书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多次申请没有获得资助也会大家申请者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最近和国内一些高校的同行交流关于基金申请的一些问题,从申请者的积极性,动力和困境进行讨论。

  1. 博士阶段科研成果少,勉强毕业去了双非学校。

      绝大多数双非学校能坚持做科研的人的比例一般在专业技术人员的15%到20%左右。这些人的基本特征是从各种渠道有稳定的科研经费,每年有稳定的科研成果包括主流期刊的论文,发明专利或者技术转让。在反五唯的态势下,绝大多数学校彻底打倒了过去的唯SCI论文,不再单独给那些发表了SCI论文的作者进行物质奖励,普通老师的聘期考核要求非常低,对科研经费也没有强制要求,绝大多数教职人员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就行,偶尔发表一篇论文再指导一些学科竞赛,这些教学科研绩点足以应付岗位考核。在这个大环境下,新入职的博士青年老师也比较轻松,感觉能否拿到青年基金都不影响自己的生活,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级重点项目的资助,所以大家都轻松,心态也就好起来,申请国家基金项目的积极性也就不高。另一方面,基金申请书是对未来三年和四年科研计划的设计,博士阶段成果不多,很大程度上难以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更难写出高质量的基金申请书。

 2. 博士阶段科研成果少,以师资博士后身份去了双一流高校大课题组。

     虽然博士阶段科研成果少,但不甘心到双非学校去躺平,于是在导师推荐下去一些双一流大课题组继续深造和镀金。在双一流高校的大课题组一般都有多年的积累,团队成员稳定,项目经费也充足。在这种庇护下,这些入职的博士后会按照课题组大老板的安排,按部就班做好分工就行。一般而言,在大课题组的庇护和培养下,一般第二年基本都能拿到青年基金,如果再得到大老板的赏识,那么主流期刊的论文也不会少,最终满足出站和留校的要求,成为双一流高校的正式在编人员,继续为课题组贡献。反之,如果以师资博士后身份进步很慢,出站则被扫地出门,只能再去别的地方寻找岗位。

  3. 博士阶段科研成果多,入职后科研成果连续为什么拿不到青年基金项目。

      从当前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来看,科研成果的种类众多。特别是推行代表作模式下,如果没有硬核的代表性成果和论文,即使曾经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十多篇SCI论文也可能拿不到青年基金项目。客观来说,基金项目是一种研究计划,是未来几年科研目标实现的工作计划,即使在主流期刊发表了论文也只能说申请者具有了一定的科研素养和基础。一方面,博士阶段的科研成果多,可能很大程度上和课题组的平台密切相关,导师能把握住当前热点话题所以发表论文就容易。比如2020-2022年几百万篇的新冠论文占据了很多期刊,部分期刊为了蹭热度专门开设很多批次的新冠专题栏目,导致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乍然飙升,让人瞠目和费解。一些新冠的论文在普通SCI期刊发表后当年的引用就超过了100次,这是不可思议的。

     和那些没有丰硕科研成果的博士青椒比,有一些成果比较丰富的青椒反复问过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SCI论文那么多,影响因子也高,而且都是第一作者,为啥我拿不到青年基金项目呢?特别是多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没有获得资助,评审人的意见写的比较苛刻甚至尖酸,甚至有同事私下吐槽说自己发的论文都是水货,否则怎么拿不到青年基金项目和地区基金项目呢?

      的确,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对于多数人来说,基金申请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有点像那个“成王败寇”,对于那些每年有连续科研成果的人来说非常困惑,也很难受。的确存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一些科研人前期论文成果很多,甚至都是非付费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五六年都申请不到青年基金,那么申请面上项目就更难了。如果回答这个问题,告诉这些成果多却拿不到项目的科研人“数量不等于质量”,那么是非常不负责的也是很粗暴的。可能关键问题是没有弄清楚科研论文和基金申请计划的区别,在目前的评审机制下,论文和基金项目评审过程都是打动和说服评审人的过程,是取信于评审人的过程。科研论文的发表,很多程度上取悦于那个负责你稿件的责任编辑和两三个同行专家而已,被一个期刊拒稿,修改下换个期刊,再换个期刊最终都是能发表的。而基金项目申请则是有时间限制,如果被否决了,本年度就彻底凉凉了,下一年即使丰富了研究计划的论证也不一定获得资助,这才是众多科研人困惑和压力所在。

    实际上,某些研究方向“容易”发表论文,可能某研究人员发了一系列论文,甚至部分论文发表在一些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但如果让其总结出论文的核心学术贡献,是否对本领域具有引领作用,那就不一定了。在众多系列SCI论文加持下,在基金申请书中写的都是非常成熟的内容,甚至都是已经完成了的内容,而对未来5年这个领域的研究趋势无法准确预判。这种申请书在同行评审者的手里基本就是废了,其实就是一句话,重复和重复,都已经完成和成熟的内容,都是评审人100%能读懂的内容,那基本上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和意义了。这样的基金申请书很大程度上都是差评,于此,发现一些基础和积累不怎么好的人却能获得了国家基金项目资助,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不完全懂,所以敢大胆猜想,反而成功了。

    其实,无论是否获得了基金项目的资助,无论青年科研人员还是落后地区的科研人员,都要克服困难,坚持科学研究和合作,确保有稳定的科研成果产出。这是立足高校的根本,否则给本科生和研究生长期讲授那成熟的内容却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成果来丰富教学内容,学生也不信服你,教学效果能好到哪儿去?即使没有拿到项目,保持稳定的科研成果产出,最少在年底科研绩点考核的时候能维护自己的一点尊严。坚持下去,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加油。



https://m.sciencenet.cn/blog-60980-1376631.html

上一篇:在普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还有多少意义?
下一篇:地区双非学校反五维的思考

37 王安良 蔡宁 孙颉 孙宝玺 谭小东 李陶 徐明昆 吴国成 王涛 黄永义 田灿荣 王恪铭 褚海亮 陈理 许培扬 胡泽春 卜令泽 吕忠 张俊鹏 吴斌 何应林 周忠浩 郑强 曾跃勤 庞峰 刘永辉 雷宏江 夏辉 郑永军 信忠保 李振乾 李哲林 曾春华 罗鸿幸 马忠军 郁志勇 guest8315153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