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担任某2区英文SCI期刊助理和特约编辑3个月来受理了差不多40篇稿件,正式录用的稿件占已经裁决稿件的比例大约为27%左右,还有几个小修的稿件如果算进去的话,录用比例估计会达到35%左右。前后邀请了一百多人次的审稿人来评阅稿件,有些审稿人的意见写的很细致,很中肯,给作者修改稿件提出了明确问题,经过改进后应该可以录用;有些审稿意见回来很呆板,生硬,要么录用要么给拒绝。
在前面的博文我也提及到,对于那不疼不痒的审稿意见,如没有创新建议拒绝之类的审稿意见我一般不予采纳,算作无效审稿意见。我觉得,一个合格的甚至优秀的审稿人应该指出所评阅的稿件的亮点,也许这些亮点作者自己也没意识到、另外就是即使稿件有不足,审稿人应该提出改进意见,让作者的稿件能得到提升,甚至为今后的持续研究给出启发。
三个月前本人也投递了一个英文稿件到某四区期刊,3个多月的审稿时间下来,今天收到编辑部的来信,两个审稿人都说没有创新,要求编辑部拒绝。从三行英文审稿意见来看就是汉语式英语,还说我稿件语法错误太多。说没创新就没创新,至少也给出我努力的方向来提高下稿件,难道意思稿件是无可救药了。
拒了就拒了,还说一句:Also the quality of the paper is low and it is a waste of time reading it。
我就纳闷了,这两个审稿人,一个审稿意见三行,一个审稿意见两行,惜字如金啊,真牛逼。
记得某基金评委来我学院做报告,说基金委在收集那些函评意见的时候,把评议人一些非常过激的话语就给删除了,以免刺激项目申请人。我在为期刊裁决稿件的时候,每篇稿件的审稿意见都仔细核对,特别防止审稿人言辞激烈的批评作者(还好到目前我所邀请的上百审稿人没出现这样的情形)来刺激作者。
很多时候,我们都既是作者,也是审稿人,认真对待每篇稿件,自己的稿件也会被他人认真对待,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拒了就拒了,言辞不要那么傲慢和狂,虽然每个稿件都有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又不是给Nature, Science审稿,呵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6 1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