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研究生导师都应当从中吸取一些教训 精选

已有 10023 次阅读 2017-1-21 09:35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研究生, 死亡, 江苏大学, 聚餐, 饮酒

研究生导师都应当从中吸取一些教训

近日江苏大学某26岁研究生参加聚餐之后不幸死亡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一些波澜。看到这样的消息,虽然死者及其家属都与我并不相识,更无亲无故,但可能是做了一辈子教师的缘故,看到这样的事情,“物伤其类”,心里总有些痛惜,悲痛和可惜的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逝去了,给研究生家庭、给学校、给国家都带来了损失,国家和研究生本人及其家庭二十多年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这件事情是从学期末放假时江苏大学的一位工科的教授、研究生导师请学生聚餐引起的,参加聚餐的有约50人(包括4名教师)。外界可能不大清楚,这样的聚餐在理工科各专业的导师和研究生中间是常事。通常来说,理工科专业的新老研究生之间,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平时的交流会比较多。大多数研究生工作也都还卖力,从而比较辛苦。因此,到了年末放假之时,师生往往会在一起聚餐,这里有导师慰劳研究生的意思,当然,还希望自己的研究团队更加团结、更加努力。当然,像这位教授那样聚上五十来个人,规模是比较大了一点。应当说,年末导师请研究生聚餐,并不是坏事,但是却出了事情,而且是人命大事,这就麻烦了。

对这件事情,科学网博客上至今似乎没有什么反应。科学网上的博主在国内做研究生导师的人不少,大概是想等到事情的真相都能清楚之后再发表意见。现在,善后事宜已经处理完毕,学校和家长也声明不希望媒体“炒作”此事件。不过,对于研究生导师和他们的学生,我看都应当很好地思考或讨论一下,看看从这一事件中能够吸取怎样的教训。

前几年,我写过一篇博文,题为《中国的知识分子2013-5-2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691623.html ,说到在当今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唱主角的中年知识分子的特点时说:“当国门打开时,他们正好青春焕发,他们懂得的新东西远远超过懂得传统的一切,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两千年多来的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在他们身上已经不多了。他们已经不是能够委曲求全的童养媳,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他们会拍案而起。他们也不是关在书斋里的书呆子。他们有灵活的社交能力。与上一代知识分子相比,中年知识分子少了一些酸气,多了一些辣味;少了一点文气,多了一点野气;少了一些懦弱,多了一些勇猛;少了一些内敛,多了一些开放,他们是能够成大事者。如果也要用一种味道来表征这一代知识分子,那就是“辣”。他们在奋斗,他们是火爆的,追求刺激,喜欢用川菜、湘菜的手法去烹调生猛海鲜如果用一种物品来表征他们的爱好,那就是“”,他们都是饮酒的能手,他们聚在一起,不论是朋友或是对手,往往就是举杯痛饮,在酒桌上解决问题。

  这一点,恐怕也是我们中国人共同的问题,我们的社交方式,“在一起聚一聚”,也差不多就是在一起吃喝一顿。过去,学校的领导(他们也都是中年知识分子)带头,公款吃喝是常事,这些人过去很少能够在家里吃饭的。各高等学校都有专门供人们燕饮的场所,学校的很多“学术骨干”也都是那里的常客。中央“八项规定”之后,公款吃喝收敛了不少,但是,好吃喝的习惯一旦养成,一下子很难改掉,何况对如今学校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学术骨干”们,他们的经济收入也足以供给他们隔三差五去“小小的奢侈一番”。他们需要这样的社交,甚至可以说,已经依赖这样的社交了。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有什么其他可以接受的社交方式。

  实际上,在很多学生那里,好喝之风自从进了大学就逐渐养成。学生的社交,很多就是喝酒。青年人在一起喝酒,往往爱面子,好像如广告宣传的那样,男人不喝酒,似乎就不够男人样。因此,往往不用别人劝说,就自己“拼”上了。

  我看,我们的研究生导师,都应当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

第一,      是自己要少喝酒。

第二,      要教育学生少参加酒宴,即使参加,也不要斗酒,喝酒要量力。不能喝酒并不丢脸。

第三,      教师与学生搞好关系,交流感情,不一定就要请学生聚餐喝酒,也应当想一些别的方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关心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总之,大家都要吸取教训,出了问题,对什么人都不好。

 

 

附1:《关于江苏大学学生史某某猝死善后情况的通报》

扬子晚报讯(记者万凌云)江苏大学一名研究生参加饭局后不幸离世,引起多家媒体关注。19日,江苏大学给扬子晚报发来《关于江苏大学学生史某某猝死善后情况的通报》。记者在通报中看到,目前善后事宜已处理完毕,学校将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同时,校方表示将对个别媒体的多处不实报道,予以追责。

  学校通报全文如下:

  2017年1月15日晚,我校(江苏大学)研究生史某某参加导师课题组同学在校外举行的离校前聚餐活动,结束回宿舍后突感不适,后经抢救无效身亡,医院诊断为猝死。现将善后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关于此次聚餐的一些细节,经调查核实,情况如下:

  1、经调查,此次聚餐为私人性质聚餐,共花费5634元(实际支付5630元)。15日中午,导师朱老师将现金6000元预支给学生,当晚22:03由学生通过支付宝支付,未开发票。

  2、当晚5桌人,共饮海之蓝(白酒)13瓶,一品苏黄养生态(黄酒)5瓶,特种兵(饮料)7瓶,并非个别媒体报道和转载的“25瓶白酒”。

  3、史某某的导师朱老师平时对学生关爱有加,深得学生爱戴。朱老师提供的一份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当天他特意嘱咐:“为确保聚餐安全,晚上博士穿插到每一桌,严格控制白酒总量。”20:30左右聚餐结束回去后,他又通过微信询问同学们是否安全返回宿舍。整个聚餐过程中,并不存在个别媒体所报道的劝酒行为。

  二、1月19日,史某某家长针对最近媒体报道其子猝死一事发出声明。声明对学校成立善后处理工作组积极协调处理表示认可,对媒体的不实报道给江苏大学和导师朱老师造成的负面影响及伤害表示歉意。恳请相关媒体不要继续转载,也请网民不要转发及恶意评论,让死者安息。

  三、对史同学的不幸离世,学校和学院领导、老师深感痛惜。通过与家长积极协调处理,目前善后事宜已处理完毕。学校将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

  四、对个别媒体的不实报道,学校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附2:《科学网·新闻》“江苏大学研究生参加导师饭局后猝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1/366401.s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2874-1028987.html

上一篇:十进制与十二进制、基数与序数、干支与生辰八字
下一篇:年夜饭上的传统菜品:安乐如意及其他

17 杨正瓴 吕健 孙瑜隆 李曙 徐令予 岳雷 彭真明 郑永军 王启云 蒋永华 徐耀 汪晓军 鲍海飞 赵美娣 xchen xlsd ericmape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