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虚岁与周岁——建议把类似的常识写入教科书 精选

已有 8397 次阅读 2023-1-22 08:18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虚岁与周岁——建议把类似的常识写入教科书

今天是癸卯年的年初一。谨向各位拜年!

过年的时候,人们总说“天增岁月人增寿”,也有很多人把这句话作为春联的上联。也就是说,除夕一过,到了大年初一,就过了一年,人就增加了一岁。

鲁迅先生在《南腔北调集·题记》中这样说:“一俯一仰,居然又到年底,邻近有几家放鞭爆,原来一过夜,就要天增岁月人增寿了。”

除夕的一夜,使得全中国的所有人都长了一岁。这是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也是人们记录年龄的传统办法。

除夕的一夜,使全中国的所有人都长了一岁。欧美人却不是如此,他们没有哪一天可以使大家都长一岁的。他们的年龄是随他们各人的生日而定的。某一个人到了他的生日,他便长了一岁。各人有各人的生日,一般各不相同,于是他们增长一岁的时间一般也就各不相同。

我们中国人只要在同一年生的,都是同岁的或者说是同年。今年同岁,明年也同岁,今天同岁,明天也同岁。永远同岁,决不因说话的时间而变化。这样的说法对于我们来说,当然如此,天经地义。我这样说,说得难听一点,就简直是说废话一样。

但是,欧美人则不然,同一年生的,不一定同岁。两个人今天同岁,明天就可能不同岁。举一个例子,假定有两个欧美孩子,A生于2013年7月10日,B生于2013年2月22日。昨天(2023年2月21日)和在这以前的几个月,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到10岁的生日,所以都是9岁,两个人同岁。但是,今天B到了他的生日,就是10岁了,可是A却仍然是9岁。这样,今天和在往后的几个月里,B比A大一岁。要到7月10日,A也到了10岁,他们两个人才又同岁了。这是欧美人计算年龄的方法。

我们年龄的传统计算方法,用了千百年,可是在西风东渐之后,近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官方的统计中,逐渐被废弃,而代之以欧美的计算方法。而民间的一部分人则仍然用传统的年龄计算方法。

这样就形成了两种计算方法并存的情况。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年龄,人们把欧美方法计算得到的年龄称为“实足年龄”,又称实岁、周岁。把中国传统方法得到的年龄称为“虚年龄”,又称虚岁。所以,虚岁这个称呼,是西风东渐以后的产物,不是我们固有的说法。

我国的书籍上所说人们的年龄,都是现在所谓的虚岁。从司马迁的《孔子世家》:“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韩愈《祭十二郎文》中的“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和“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到清末林觉民《与妻诀别书》中的“依新已五岁”,其中所说的年龄,都是现在所说的虚岁。

使用现代的数学用语,中国传统的岁数是序数字,一岁就是出生的第一年,即出生的那一年,二岁就是出生的第二年,“孔子年七十三”,就是孔子出生的第七十三年,即鲁哀公十六年。

所谓实足年龄即周岁,是从出生到现在所经历的时间,以年为单位计算,然后用去尾法除去小数点后面的部分,即只取整数,就是周岁的年龄。应当注意的是这是用的是去尾法,不是四舍五入,即使是9年364天,即9.9973年,也要把这0.9973去掉,只算9年,即9岁。

我们现在大多数用于公务的年龄都用实岁,即周岁。比如,6周岁上学(前几十年是7周岁),60周岁退休等等,都使用实足年龄。

但是,传统的年龄计算,还在很多人身上起作用,例如,过年大家长一岁的概念对大多数人根深蒂固。这样,年龄问题就在很多人的脑子里发生的概念和实际使用上的混乱。

不少人不知道实足年龄的计算道理和方法。他们只是把虚岁减去一岁(或两岁)。也有人不知道虚岁的计算道理和方法,他们只知道简单地把现在的年份减去出生年份,就得到所谓周岁,再加上一岁就是虚岁。

也正因为如此,有人自以为是地提出来,虚岁之所以比周岁大一岁,是由于“十月怀胎”。不算上了这十月,于是就有了周岁。他们认为,这就是中国古人的高明之处。

这样的说法,其基础是既不懂周岁(实足年龄),也不懂虚岁。简单地把现在的年份与出生年份之差误认为就是周岁,又把 真正的“周岁”加一岁,就得到所谓“虚岁”。然后导出“虚岁是因为有十月怀胎”的谬论。整个儿的一塌糊涂,全部弄错。

但是,也正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忽视了在这方面的教育,以为这是很简单的问题,不必多说,从而使得许多人对这样的问题都是浑浑噩噩,不知什么是正确的说法。他们听到所谓虚岁还“隐含”着十月怀胎这样的“大道理”,因而觉得有道理,从而以讹传讹。

类似这样很简单的问题,被一些不懂而自以为是的人误导的事情,还有一些。

例如,在亲戚的称谓上,就有一些人搞不清楚了。举一个例子吧。父亲的姐夫或妹夫,都是我们的尊长,称为姑父;母亲的姐夫或妹夫,也是我们的尊长,从而称姨父。

无论是姑父、姨父,都是尊长,所以都称“父”。

而传统上,所谓姑夫是指丈夫的姐夫或妹夫;所谓姨夫是指妻的姐夫或妹夫,即今俗称的大姨子、小姨子。但是,后来人们把姑夫说成是姑父的另一种写法,把姨夫说成是姨父的另一种写法。语言是约定俗成,既然说的人多了,就得承认这样写也可以,也是对的了,即姑夫=姑父,姨夫=姨父。但是这样的姑夫和姨夫毕竟都是俗称,其正式的称呼还是姑父和姨父。

现在有人却自以为是地写文章说,他们不应当都写成父,而要写成姑父和姨夫。他们说,因为姑父是父亲姊妹的丈夫,故称姑父,而姨夫是母亲姊妹的丈夫,故称姨夫,这里有有内外之别。这纯粹是不懂传统文化的乱说,但是这样的乱说竟然在网络上到处有人转述,以为是什么权威的说法。

又如,现在很多人搞不清楚堂兄弟姐妹与表兄弟姐妹的区别,往往都称表兄弟姐妹。

现在的人们如此不了解常识的例子还有不少。

在生活中有许多常识,正因为只是常识,人们以为很简单,不用多说,不用在正规的教育中叙述。但是,年复一年,代复一代,时间一长,人们对过去的“常识”也会变成“不识”,就可能会任由人去“乱说”。甚至以讹传讹,乱说变成了常识,那就麻烦了。

所以,在中小学的教科书里,用少数几篇语文课文,适当普及一些人文领域的常识,实在是非常必要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2874-1372971.html

上一篇:杂说古今衣食住行(2)衣的质料
下一篇:杂说古今衣食住行(3)合成纤维

15 贾玉玺 张晓良 武夷山 尤明庆 汪育才 孙颉 徐长庆 宁利中 姚伟 李毅伟 何应林 黄永义 周忠浩 郑永军 guest518912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