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杂说古今衣食住行(9)屋舍与文化(上) 精选

已有 5838 次阅读 2023-2-26 08:17 |个人分类:科学与生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杂说古今衣食住行(9)屋舍与文化(上)

略为高等一点的动物都有自己栖身的窝巢,人当然更得有自己的居处。《周易·系辞》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礼记·礼运》也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尽营窟,夏则居橧巢……后圣有作……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

后来人们就把这位传说中教人造房子的“圣人”称为有巢氏。《韩非子》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据类似的古代文献,旧时儿童的蒙学读物《幼学琼林》有“宫室”一节,开头两句就是“洪荒之世野处穴居,有巢以后上栋下宇”。

实际上,考古也发现了古人的原始房屋,在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各博物馆中,都有这些原始房屋的还原模型。虽然它们大多是用草覆盖的窝棚,但是那里已经发现了土坯。在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经过烧制的砖。

烧制砖的过程与制陶相似,经过火烧的粘土变得坚硬而防水,用来建筑屋舍应当与制陶历史相仿佛。

在商周遗址中,特别在战国时期的建筑遗址中,发现了多种样式的砖。而众所周知的建筑构件秦砖汉瓦,现在仍然有不少存世。

现在我们能够看得见的真实古人屋舍,最有名的无过于北京故宫,建于1420年,到如今已经600年了。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建筑,还有几处寺庙可见。更早的汉代的建筑,则只能在墓室中,看到它的样子和建筑构件。

正如本文一开始就引用的例句中所看到的,古人称屋舍为宫室。《论语》中,孔子称赞大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在先秦,宫就是指屋舍,并无贵贱之分。《说文解字》:“宫,室也”。宫就是室,这是统而言之。分别而言,则宫一般指由围墙围起来的一整套房舍,而室则指一间间的房间。

宫室两个字都有宝盖头,宀。宀,音mian2,是一个象形字,本义房屋,引申为覆盖。凡是宝盖头部首的字,都与房屋有关。

秦汉以后,宫为帝王们所专用,普通老百姓的屋舍不能称宫了。但是宫室一词,仍然可以用以表示抽象的屋舍。

要进屋舍,当然先经过門(因草字而简化为门)。門是一个象形字,过去中式的門都是两扇。門字两边的两竖是门轴,上下装在门槽中,以转动。(详见《从故宫的门字说汉字笔画中“竖下的一勾”》2017-10-13,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080568.html)这样,门可以關(简化为关)閉(简化为闭)或打開(简化为开)。

關字的本义是门闩,引申为关门。早期的中间部分象门闩的样子,后来因草写简化为関,最后简化为关。

閉也是象形字,中间的才为两横一竖,也是门闩的样子。简化为闭。

開,本来中间是一个幵(幵,音jian1),两个干是分开的,这才是开门的样子,不过要后来写得快,就简化了,把两个干并在一起,成了楷书的開。最后,与关一样,索性不要門,简化为开。

经过两千年的变化,如今开、关两个字都只是两个符号,都失去了原来的象形。这是汉字千年演变的大趋势。

至于闩,则是一个后起的俗字,直到清代的《字汇补》才开始收录这个字。

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的两侧会分别立一根柱子,标明这户人家曾经立下的各种功劳、受到的奖励以及经历的各种官职,称为阀阅。左侧的称阀,右侧的为阅。“明其等曰阀,积其功曰阅”。后来,阀阅一词就是指有功勋、有权势的世家。

由此,阀引申出在某方面有权势、有特殊地位的人或集团,如军阀、财阀、学阀等,往往有贬义。

至于现在用得最多的阀门一词,则是英语valve(控制输送液体流量的部件)的音译,与古汉语中阀的意义基本无关,只是借用一下它的读音和门字的意义,毕竟valve可以开和关。

阅则引申表示经历,如“阅十馀岁”就是经历了十多年。又引申为看到过、读过,如阅读、阅览、批阅、圈阅。

过去贵族宫室的大门一般是朝南的。大门口,有一道平行于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称萧墙,也称塞门。最早,只有天子、诸侯可以有塞门,其他人用则“越礼”。《论语·八佾》记载:孔子批评管仲违反礼制,说“邦君树塞门, 管氏亦树塞门。……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大概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后世大家都“学坏样”,有条件的都建起了这样的墙,称为照壁或影壁。

在后世官衙、宗祠、寺庙,这道墙往往在门外,称外照壁或外影壁。住宅的这道墙则在门内,称内照壁或内影壁。

过去,这种朝南的官衙、宗祠、寺庙等宅子的正对面往往有一条南北向的街道,与宅子所在的东西向街道形成丁字形。有了这个照壁,这条南北向街道上的人就看不到宅子的大门了,要绕过照壁才能到宅子门口。

外照壁与大门之间形成一个“小广场”,成为人们进大门之前各种准备活动的场所。

《论语·季氏》中孔子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萧墙之内,实际上就是“家里”了。家人内讧往往称为萧墙之祸。

走进大门,或者过了内影壁,里面有一个院子,称为庭。诗经中《大雅·抑》有诗句:“夙兴夜寐,洒扫庭内”。上古的庭字与廷字相通,又称朝。

后来朝、廷为帝王所专用,朝廷成了帝王政府的代名词。上古所谓上朝大臣们是站在庭院里的。庭院里还往往在一定的位置种上树,大臣们站立的位置就在固定的树边。例如职务和地位最高的三公,就分别站在三棵槐树边上。九卿,则站在棘树边上。所以,三槐就指三公;槐卿就是指三公九卿,有时泛指各位朝廷高官。当然,这些都是《周礼》的说法,后代并不完全如此。但是,这些语言词汇却一直沿用下来了。

庭院再往里,就是屋舍了。古代屋舍都建筑在比庭院高的一片地基上,称为臺(如今简化为台)。屋舍如殿堂、室、房等都建筑在台上。高出庭院的台显然对于防水防潮从而延长屋舍的寿命有利。另一方面,台越高,就显得主人的身份也高。

从低处的庭院走上高处的台,就需要有階(简化为阶),现在往往称台阶。

阶是一级一级的,于是有了现代的阶级、阶层、阶段等抽象的名称。

这一级一级往高里走上去的台阶,又称陛。帝王在殿堂里,臣下对帝王说话,表示不敢直接对帝王说,只能说对位于陛下的仆人说,所以称陛下。同样道理的词汇还有殿下、阁下等。只是后来陛下只能用于皇帝,殿下用于皇后、太子、公主及诸王等,阁下用于其他人。

台阶又称除。如《汉书》说苏武的哥哥“扶辇下除,触柱折辕(扶着皇帝的辇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车辕)”。刘禹锡《陋室铭》有句子:“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有的书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源自诗经句子而变化得到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的第一句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洒扫庭除就是把家里的院子和台阶打扫干净。我们现在常常说的“大扫除”,就是从扫台阶这个意思引申来的。除字现在往往只是用“去掉”这个引申义,许多人不知道它的本义是台阶。

階(阶)、陛、除,都是“左耳朵”偏旁。左耳旁即“阜字旁”。阜是地势高的意思。凡是阜字旁的字都与地势高有关系。

在台上前面的建筑是堂。堂一般在整个宅子里最为高大。堂的正面(南面)最早是没有墙的,所以,坐在堂上可以看得见堂下庭院里的东西。

《孟子·梁惠王上》有这样一段:“(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因为堂的正面没有墙,所以齐宣王才能看到牵牛的人。

堂的东西两边都是有墙的,分别称为东序和西序。这是序字的本义,这是一个形声字,广表示与屋舍有关,予表音。

后世以序表示次第(次序),是因为假借了叙字。叙字的本义是次第(先后次序),引申为叙述(叙述总是要按照一定次第的)。序和叙又都假借绪字。绪是丝的头。后来写书的人在书的开头说书中内容的排列次第、著书渊源等,因此称为序、序言、叙、绪论等。

现在人们往往都只知道次序,而不知道序的本义是堂边上的东西墙。

部首广,音yan3,其篆字的形状象依傍山崖的屋顶。所以有广字头的所有字,也都与房屋有关。

(未完待续)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2874-1377956.html

上一篇:从“宁辞职也不道歉”的教师说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
下一篇:杂说古今衣食住行(10)屋舍与文化(下)

23 刁承泰 张学文 张晓良 姚小鸥 王启云 黄永义 武夷山 唐永金 尤明庆 郑永军 周忠浩 贾玉玺 冯圣中 许培扬 郁志勇 刘浔江 宁利中 苏德辰 李学友 张永刚 王安良 史永文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