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zh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zhai 泥土的芬芳

博文

回乡小感

已有 3672 次阅读 2011-11-6 21:4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回乡小感

翟自洋

 

国庆长假,携妻带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长江之滨、鄂东门户的湖北武穴。一路上,金色的稻子、白色的棉花,满眼收获的颜色。

 

父母一辈脸上岁月的痕迹更深了。孩子们依然成群结队、快乐的嬉戏——好多孩子,我已分辨不出谁家的、叫什么名字。一百三四十人的小山村,2050年龄段的青壮年尽往温州、深圳、南京、天津等地打工去了。留守的老人,在养育着孙儿孙女的同时,没有让一寸田地荒废,而且在很多稻田改种了经济价值更高、更耗劳力的棉花——一方面他们苍老的肩膀已担负不起百多斤重的稻子(棉花费时但不费力),更直接的原因是水渠年久失修,再也无法承担引水重任(水稻耗水,单凭自然降雨,难有收成)。不由得想,等到父母一辈老去,田地怎么办?靠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青壮年吗?他们既没有(也不打算)掌握种田的技术,更吃不了种田的苦。

 

少不了串邻、走亲、访友。同村有一位初小老师。登门拜访,言谈中自然涉及教育的话题。农村的孩子想要融入城市、真正被城市接纳,似乎仍然只有上大学一途。打工的同乡多数还是漂着的,自顾尚且不暇,更别提子女的养育了——只好赖着年迈的父母。现在高考升学率不低,更大的淘汰率出现在升高中环节。隔代教育的孩子,一旦小学没有打下基础,到了初中,再难跟上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学校生活无异于折磨,于是混迹于网吧,找寻快乐。习惯于宠溺孩子的爷爷奶奶根本无法管教他们;老师们力有未逮,有限的精力只好更多地放在有升学希望的孩子身上。这些孩子,熬到初中毕业,就要早早走上社会,随父母一道打工去。

 

从亲友的言谈中,突然发现了有意思的大学生扎堆现象:一家,爷爷生了6个孩子,个个是农民,但其中5个孩子儿辈或孙辈里出现了大学生;一家,3个孩子,两个儿子是90年代早期大学生,女儿在农村扎根,育有一子一女,现在女儿中专毕业,儿子初三,成绩名列前茅,老师们对他考上黄冈中学寄予厚望;一家,5个孩子,个个上大学……这些现象并非孤立。花时间考察的话,还能发现更多例子。探究他们家族的历史,发现:第1例,从爷爷前推二代,家族里有进士及第,奶奶是闻名当地读书先生的千金;第2例,这家的父亲是读书人,在小学任教;第3例与第1例,从这5个大学生的父亲回溯三代,本是一家。另有一例,外公是黄埔军校生,因随国民党赴台湾,子女散佚农村,与农民结合,后代有大学生。

 

对此现象,是否可作如下解读。农村的读书人、乡绅一类,他们的后代似有更大可能凭借高考跃出龙门。因上山下乡扎根农村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后代也更有可能考上大学。农村大学生不稀罕,但女大学生仍然稀罕。以前由于经济原因,为确保儿子攻读,往往让女儿做出牺牲。扎根于农村的女儿们,她们的子女因为血缘关系、跃出龙门的舅舅的激励和家族尊师重教的氛围,似乎更容易从高考中脱颖而出。

 

严峻之处在于,从农家走出来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再难返回农村。因为计划生育,现今农村的年轻一代,一家通常至多两个孩子。国家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有了很大活力,加上9年制义务教育免费,农村家庭投资子女教育,经济上不再有太大压力。随着合作医疗覆盖,养老保险逐步推行,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也在逐渐淡化。只要孩子有能力升上高中,不论儿子女儿,一律支持到底。随着儿女考上大学,离开农村,读书的种子就加速从农村走向了城市。曾经的上山下乡,给一代知识分子带来很大创伤,但客观上也给中国广袤的农村带来了活力和新鲜血液。优秀的人才,经过农村艰苦劳动的历练、淳朴民风的洗礼,常常更有悲悯心、自省意识,更懂得感恩,同时对自然怀有敬畏——这些品质在今天看来似乎尤为可贵(参见吴飞鹏老师博客评论)。但如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农村反哺城市的格局,无论资源、人才。人才匮乏的农村为了发展经济,只好不择手段,以环境换发展,于是看似荒诞的情景一幕幕上演;越来越多的人才在城市聚集,使得城市的生存竞争日益加剧。就整个国家而言,这样的格局无疑增加了边际成本,降低了效率。

 

单向流动必然导致农村人才的枯竭。据2011822日央视《新闻1+1》报道:目前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二本以下学校,尤其民办高校、专科、职业院校等,而在所谓研究型大学,金字塔的尖上,农村学生的比例持续减少;从80年代到现在,清华农村生源比例从50%左右降到了不到20%。最近,清华推出招生新政,拟通过“自强计划”给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更多支持。对此,我拍手叫好,并祝愿计划公正实施(补充一句:这计划似乎是对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弥补,而非恩惠)。但是,窃以为,这类计划同样是“抽薪”之举,对国家有利,于农村无益。(直接受益的恐怕只是个别的农村小家庭?)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日益严重的食品危机、环境危机,城市的高房价、快节奏、日益加剧的生存压力,以及近期国家开始大规模投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国策,让农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机遇呼唤人才。问题在于,怎样吸引人才到农村安居乐业呢?


后山的茅草

 

儿时小伙伴们放牛满山跑,而今水稻种的极少,牛基本不养了。父母年轻时,生活燃料紧缺,都向这大山索取;而今,庄稼秸秆已足够家用,有些还用上了瓶装煤气。后山于是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曾经茅草稀稀疏疏,高不及小腿,而今密密匝匝比人高;曾经灌木零零星星,触手可及,而今层层叠叠,让人无处踏足。早几年,这里就有野猪出没了。

 

荒芜同时意味着良好的生态,这是农村最大的资本。——可千万别毁了这生态,这可是农村的命根子!



https://m.sciencenet.cn/blog-630081-505303.html

上一篇:审时度势的哭声
下一篇:回乡过年的喜与不喜

5 刘立 张红光 李阳 朱艳芳 孟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