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网络,小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fanman 我是少数时,考验自己的勇气;我是多数时,考验自己的宽容。

博文

连爱因斯坦都可以被质疑,为什么韩寒不可以?

已有 4163 次阅读 2012-2-11 11:1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爱因斯坦, 韩寒

看了“【科●反】对爱因斯坦有人代笔的合理学术质疑”这篇博文以后(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47&do=blog&id=536107),有点想法想说说。

首先,质疑谁都可以的,只要有根据就行,所以我不反对对爱因斯坦的质疑,并且我觉得既然爱因斯坦这么伟大的人我们都可以去质疑,那么为什么我们质疑韩寒不行呢?100年前的发生的事,我们外人都能证明爱因斯坦没有抄袭,为什么当代的韩寒自证不了呢?您都忘了???

其次,文章里面所有对爱因斯坦的质疑根据目前的资料,基本上都是有实证资料可以回应的。即便是有些地方确实有些说不清楚,但是爱因斯坦一生的科学创作链条是完整的,是经得起推敲的。我们即使拿宇宙上最苛刻的标准来看待爱因斯坦,他背后有人代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基本上可以认为没有。而对韩寒而言,他的整个创作经历是违反常理的,各种可疑的证据非常多,而且他也没有比较翔实的实证资料,因此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有人代笔的(我并不能保证真的是有人代笔,只能说感觉可能性比较大)。

以下是对爱因斯坦质疑的具体回应:

爱因斯坦上高中时因为种种原因辍学了,但他却在16岁时便读过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本哲学著作难度绝不低于《管锥编》,即便是今天的很多博士生都看不懂。因而此处存有合理的疑问。“

尽管爱因斯坦能否在16岁阅读《纯粹理性批判》这本哲学著作不影响他在奇迹年的四片文章以及一生中众多的科学发现,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下。因为了解爱因斯坦皮毛的都知道,爱因斯坦一生的科研和他的哲学思想关联很大,比如说为什么他觉得量子力学问题很大,为什么要研究统一场。

爱因斯坦对于哲学著作的阅读从13岁(1889年,后面资料的年代写错了)开始,而且一开始并不是一个人独立进行的,实在塔尔梅的指导下。详见”爱因斯坦与康德(http://sourcedb.cas.cn/sourcedb_scr_cas/zwqkk/kxwhzl/kxzx/201001/t20100113_2725518.html)“
“事实上,爱因斯坦在其一生中时常阅读康德的著作。他第一次阅读康德的时候才13岁。那年(1899年),一位名叫塔尔梅德(后改名塔尔梅)的21岁的医科大学生给他推荐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及其他一些著作。他在16岁的时候又一次阅读了康德。在成为ETH(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注册学生之后,他在第一学期就选修了康德哲学课程[3]

我们可以看到,最后一句话说明他对康德的喜爱和阅读是一贯的,要是读不懂的话不会翻来覆去的读吧。另外,考虑到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德国是个盛产哲学家的国度,我觉得他能读《纯粹理性批判》并不是奇怪的,但老实说能读懂多少理解多少还是有疑问的,要是理解非常透彻了,也不用一生反复的读吧?

爱因斯坦作为一个“差生”、“小职员”,他能做出这么牛的研究只能说明一点,他是个天才。爱因斯坦和韩寒有明显的不同,爱因斯坦是典型的偏科天才,数学非常好,死记硬背的科目很差。也就是说,爱因斯坦擅长的科目,对于他的科学研究很有帮助,而不擅长的科目,对他的研究没什么影响。而对于中国某著名作家而言,连阅读经典名著都有障碍,居然能写出老辣的文章来,从小到大没看出一点写作天赋来。这个世界上,天才是存在的,但天才的成功轨迹是有的,像陶哲轩的一步步成长是看得到的。爱因斯坦1900年大学毕业,12月份完成了《由毛细血管现象得到的推论》发表在《物理学杂志》上,到1902年为止,有了三篇文章,也就是在奇迹年以前有很好的研究记录。在奇迹年以后,甚至在和米列娃分居、离婚以后,接着前面的各篇文章,他还是有很多重要的科学发现。也就是说,爱因斯坦的研究不是间歇式的、不是在失去米列娃就丧失研究能力的。此外,爱因斯坦留下了大量的书信,这些书信记录为我们还原当年的真实情况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外加上他成名太早,又是犹太人,因此对爱因斯坦的研究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因此证明爱因斯坦没抄比韩寒容易得多。

“【科●反】对爱因斯坦有人代笔的合理学术质疑"的1-4点都是指爱因斯坦的论文有可能是米列娃代写的。实际山我个人觉得,这个质疑可能太强了,我们甚至可以帮他退一步,有没有可能爱因斯坦的论文是由爱因斯坦和米列娃合作完成的,而论文上只挂了爱因斯坦一个人的名字。

那么米列娃是否有可能参与了爱因斯坦的研究,并且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呢。实际上对爱因斯坦的质疑很早就有,见“爱因斯坦的另一面(http://www.ihep.cas.cn/kxcb/khsl/201006/t20100621_2885024.html)”,也基本上得出了结论:米列娃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贡献,但确实是参与了部分爱因斯坦研究的。

然而米列娃是否真的协助过爱因斯坦完成了他发表于1905年的那几篇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理论基础的论文?甚至如一些更严苛的批评所说的,狭义相对论的大部分工作其实都是由米列娃做的?波士顿大学爱因斯坦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同时也是《爱因斯坦文集》的编辑的约翰·施塔赫尔并不这么认为,“事实上,无论是在米列娃遇见爱因斯坦之前、在他们共同生活期间、又或是他们分手后的30年中,都没有任何米列娃自己署名或者与爱因斯坦共同署名的文章。我认为这完全能证明在爱因斯坦的一系列物理思想和见解中,米列娃从未扮演过重要的或是具创造性的角色。”

米列娃确实曾是爱因斯坦很好的助手,帮助他核对计算和查寻数据。但是,当爱因斯坦在信件中与米列娃更加深入地探讨他的工作时,米列娃常常不能给予实质性的回应。施塔赫尔说,“我们这儿有一封爱因斯坦谈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即狭义相对论)的相当重要的信件,而米列娃的回信中所谈多为琐事,惟独对相对论只字未提。可见,米列娃至多只是爱因斯坦许多想法的倾听者。”

这里我想说几点,如果米列娃是爱因斯坦的代笔者,有好多问题是解释不通的。比如,爱因斯坦为什么主动提出离婚呢,以后不靠她写论文了?好吧,如果你说爱因斯坦现在可以独立写文章了,那么无法解释米列娃为什么离婚以后不单独搞科研了呢?米列娃离婚以后生活很苦的,奇迹年那是四篇响当当的文章,随便一个方向上继续搞搞,都是顶级物理学家的水平。解释不通呀。难道米列娃像韩寒一样,年轻的时候比年纪大的时候更厉害?

第五点讲的是爱因斯坦有可能抄袭彭家来,实际上还有些说法是爱因斯坦连Lorenz一起抄。这个东西到底是不是正确学物理的应该很清楚吧?我一外行转个帖子过来吧,不对的话咱再找其他资料。
1. http://my.dict.cn/home-space-uid-251652-do-blog-id-38460.html
2. http://my.dict.cn/home-space-uid-251652-do-blog-id-38679.html
3. http://my.dict.cn/home-space-uid-251652-do-blog-id-38952.html
如果这个帖子写得对的话,我只能说,有些人白学理论物理了吧!

第六点讲的是媒体希望爱因斯坦解释相对论的含义,爱因斯坦的一个天才的解释。一方面,爱因斯坦是一个非常愿意开玩笑的人,另一方面这个解释把”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解释的很精妙。老百姓们都不懂相对论,你要他怎么办呢?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爱因斯坦写的一个解释(他给多个媒体写过多个解释),实际上他给不同的人解释过成千上万次相对论,只不过这个解释最流行、最有意思了。他每一天都见形形色色的人,他提出相对论以后,物理界的大科学家们都和他有讨论,如果他不懂相对论,难道这些人看不出来、听不出来吗?你这个观点有点太侮辱人的智商了吧。此外,爱因斯坦和公众的互动是相当多的,既包括各种高校、研究院的讲演,而包括普通公众的讲演,在这些讲演上他都是提到相对论了。他不懂相对论,你觉得这个疑问是不是太可笑了,至少他没说过,我把相对论忘了吧?

第七点我没看明白,
"玻色爱因斯坦统计的署名权,仍存有争议。"谁去争署名权了呀?或者说争议在哪里呢?波色和爱因斯坦的贡献非常清楚呀。而且这个和抄袭不抄袭没啥联系吧

先写这么多吧。

附送爱因斯坦传记供你挖:
http://www.tianyabook.com/renwu2005/js/l/lieyunwei/ayst/index.html

后记:吴宝俊的学习论是说爱因斯坦学习了“狭义相对论”,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这样的。只有对狭义相对论理解及其深刻的人,才有可能提出广义相对论,但是广义相对论不是鹦鹉学舌那样一知半解狭义相对论的人就能做到的事。这一步飞跃是质的、创造性的、天才的,我们自然而然地相信,只有提出狭义相对论的人才最有可能提出广义相对论。



https://m.sciencenet.cn/blog-64458-536319.html

上一篇:为什么支持方舟子质疑韩寒:天才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
下一篇:中药迷们该醒醒了

1 胡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