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聊聊大学本科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话题 精选

已有 6073 次阅读 2022-11-28 09:3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聊聊大学本科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话题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

 

最近一位教授和我聊到他儿子大学本科期间学习的事情。他的儿子10多年前毕业于国内一所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目前在广州市IT行业“打工”。他说,当年儿子在大学学习期间没有处理好学习与大学生创业之间关系,盲目痴迷大学生的“科技创业活动”,放松了本该认真学习的一些基础与专业课程知识,给他后来就业与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教授还说,他儿子所在大学或院系对学生管理太松,导致他的儿子专业学习质量不高,影响市场就业竞争力。

这位教授的话提出了一个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严肃话题:如何正确对待大学本科学生在读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究竟该如何正确处理“专业学习与课外科技活动之间关系”。我在文章《我与李四光学院的科教情缘》中提到,我在承担学院班主任和学务指导过程中常常出席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评审,包括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立项与结题评审活动。我也主张大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期间应当适度参与一些课堂外活动,包括科技活动和社团活动等,这些活动除了锻炼科研能力外,还会对学生的科研意识、社交和写作能力及团队意识有所裨益。许多大学新生也常常咨询,大学期间是否应该积极参与相关科技活动。我的观点旗帜鲜明:一定要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课外科技及社会活动之间关系,显然这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区别对待。如果精力有限还是首先将学业放在首位。这里的学业不仅包括必修课程,还有本校,甚至外校的相关选修课程,例如武汉有教育部七所直属高校之间的选修课程机制。这类课程包括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和通识知识课程等。因为,这类课程与专业课程相得益彰,互补性很强,而且要尽量在教授指导下选修这类课程。反之,如果本末倒置,将大量时间花在目的性不强,且过于功利的活动上,将会像这位教授儿子一样因为专业知识欠缺造成就业时缺乏竞争力。他也许可以凭借重点大学的品牌找到一个好就业单位,但是专业工作能力弱必将影响日后晋升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大学生通常缺乏自治能力,他们需要得到高水平教授的指导,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课外活动之间关系,让课外的科技创新活动纳入科学合理范畴。

我们纵观欧美那些著名大学的学生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哈佛大学校长提出:大学生课堂外知识要多于课堂上。这是因为,课堂外知识涉及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与精神的培养,况且课程知识会随着以后工作的变化不断学习,尤其是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无止境就是这个意思。我理解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设计主要有两类:一类属于专业范畴。这类科技创新活动除了同学课外自由组织申报学校有关部门设立的科技创新项目外,一般蕴含在专业教学安排中,例如实验课程,有时需要去企业参加实习,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也往往是重点大学的优势,由于他们的校友企业多且技术含量高,学生在校友企业实习收获大。另一类属于文化社会活动,这类活动需要学校认真组织,学生才会有所收获。我们学校的李四光学院地球科学菁英班学生经常安排去中科院地球科学类研究所实习,参与科研研究过程,就属于第一类。

我们学校管理部门需要认真考虑设计大学生创新活动,让这类活动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活动涉及内容尽可能与课程学习之间科学合理衔接。年轻大学生一般缺乏鉴别能力,需要我们的教授,尤其是那些资深教授不吝赐教,认真负责指导。科学安排大学生在读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让我们的大学生能在这些既不影响教学计划课程学习,又能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获得独立科学思维与创新研究能力,为他们本科毕业后从事研究生学习或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应当倍加重视大学生第四学年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这是大学生接触科技活动最重要的阶段。在我的经历中,从北京地质学院到中国地质大学都非常重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我的老师辈当年本科毕业设计产品,例如地球物理勘探仪器可以实用化。我在职指导本科毕业设计通常会结合具体科研项目,无论是编程还是岩石物理参数测量分析,重磁场数据处理及正反演计算等。几位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果优秀学生被推荐免试校内外研究生,有的学生毕业论文成果可以在专业刊物发表,一个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一等奖等。

总之,大学生科技活动需要引起我们学校领导、相关部门和教师足够的重视,切记走形式和功利,让我们的大学生在成为一个“品德高尚,专业精深,知识广博,知行合一”的成长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这样的大学才会让莘莘学子“以母校为荣”。

2022年1月3日策划,2022年11月28日完成提交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3617-1365593.html

上一篇:学术需要批判氛围
下一篇:聊聊大学优良学风传承话题

18 刘全慧 史晓雷 张俊鹏 王从彦 徐义贤 王林平 邝宏达 周忠浩 张晓良 王德华 李毅伟 王正庆 邵宇飞 郭战胜 孔梅 刘山亮 郑强 农绍庄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