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我谈大学层次与教授层次 精选

已有 11225 次阅读 2013-5-25 18:5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大学, 教授

经常在科学网上看到博友们关于如何看待一流大学和一流教授水平的相关博文,这是一个比较有意义却又复杂的话题。这是因为,尽管一流大学和一流教授还是有一些普世价值的理念和观点,但一结合我国实际就变得有点复杂,有时候简直让人有点是非不明,乱了章法。为此,早就想写一篇与此相关内容的博文来参与讨论,想来想去还是通过对比来谈点我对这个问题的粗浅认识,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嘛。首先申明,我没有能力对大学层次与教授层次的理念进行深入和准确诠释,只谈一点感性认识而已。

先谈“大学层次”。一个在美国MIT做博士后研究的年轻人对我说,他到哪儿只有5个多月,现在手机里面学校注册的邮件信箱已经收到MIT有关机构发来的邮件500多个(平均每天几个),如此“海量”邮件可没有一件是那些商业机构发来的广告垃圾邮件,其中主要是学校相关机构发来的各类学术报告通知,包括他所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发来的相关信息。年轻人说,他只能依据邮件的主题判断是否应该详细阅读某个邮件。他利用这些邮件提供的信息“获利”不少,除了及时聆听了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科学达人的学术报告外,还出席过一次“剑桥学区”学术会议(具体情况将单独写一篇博文介绍),会上领略了一些学术大牛的风采。此外还通过出席这些活动的机会与同行们相互交流也让圈内牛人们认识了这位年轻人。他说这种“海量”学术通报在此前经历过的几个不错学校(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NTU和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没有遇到过。尽管这些学校也都有公共邮件管理系统,也会经常发布相关信息,但是无论从数量和质量都是无法与MIT相比。

今年116日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美国MIT原来是这样牛,引起网友们热议。那篇博文主要谈论MIT在培养博文研究生及学校学术环境方面的特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校管理层与教授们具有的“质量意识”。例如由于MIT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一般“实物工作量”(指分析实验测试,或计算机模拟计算等具体工作量)很大。因为,教授们认为研究生需要通过这样大工作量的研究得到科学研究训练(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属于另一类学术训练),所以并不强调在读期间必须公开发表论文,但是研究工作一定要求做得出色,并由导师及课题组严格把关。我认为,这样的博士将会“厚积薄发”,将来不用发愁出不了好成果。因此,博士毕业生在读期间没有发表论文大有人在。这位年轻人说MIT博士后平均在站期间发表论文不到一篇,也佐证了MIT的“质量意识”,长此以往造就了MIT的金子招牌。从这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到牛校的风范,那才是货真价实的世界一流(或顶尖)大学的“范儿”。

对比看看我们国内牛校情况。不谈一般意义的大学管理,只列出一些现象,例如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宽进严出”在世界名校哪儿顺理成章,而在我们这儿难以实行;学校正常学术和研究环境被严重扭曲的评价考核机制污染;中南大学给22岁本科生只因一篇数学论文及武汉大学直接给在海外发表了Nature, Science论文博士教授现象在国外高层次大学哪儿不可思议(人家可能副教授也不会给),但在我们这儿却大加赞赏;经常出现在国际著名杂志撤消论文现象;当然还有多所大学领导腐败犯罪事件(表明这些领导没有将心思放在学校管理上)及很多大学新区华丽的大楼和大门(只见大楼,不见大师)等。我想这些大学现象和理念与高层次大学之间一定存在大的差距。

刚看到科学网转载一篇“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位老师给主管教学副院长和副校长的公开信”。信的主要内容是诉说选修他课程125名本科学生由于不认真,甚至逃课,或为了考出国英语等诸多因素导致这门课程最后考试30%学生不及格。公开信显示这位教龄长达43年(估计可能是我们的同龄人)老师对本科教学现状“心急如焚”的心情和对大学基础教育负责精神。这可是出现在我国仅有的两所在国内属于顶尖大学之一的北京大学,每年全国高考状元们趋之若鹜的圣地。他们学生们学习理念与表现应该成为全国大学的示范才是,国家给了他们普通大学望尘莫及的各类优惠政策及巨大投资。至少就这门物理基础课程学习状况,可以看出本科生学习表现和北京大学在国内声誉形成的巨大反差。他们本科生的学习理念及追逐目标与国内大多数普通高校如出一辙。我们另一所顶尖大学多年前已经拥有了诺奖获得者和图灵奖获得者,我们期待他们产出与此相称的世界级成果。我们不要被那些国内外大学排名所迷惑,高层次大学内涵中的东西在排名中一般看不到,要靠自己去悟,这是我经常散布的忠言。

再来说说教授的层次。首先申明,这儿仅指教授做学问方面的层次,不涉及人格的层次,也不是教授的级别。我一贯认为在人格上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自然就没有层次之分。谈到做学问的层次,刚看到杨立军博主的一篇博文:美国的教授。他依据一些指标就统计学科领域实际情况,将美国教授分成若干类别。这些指标主要有:大学毕业学校(我们常说的出身)、科研影响力(主要指发表论文情况)、获得项目情况、培养研究生、邀请做报告、写推荐信及担任期刊编委等情况。我看这些标准也基本适应于我国自然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授。我在刚发表的博文:“中国学人的NS情结”中最后有一段话:“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如果能够经常在你自己研究领域国际主流刊物发表你的科学研究成果,并能得到国际同行积极评价,你就是一个“可持续”的科学研究“达人”。这是我对高层次教授的理解,大师级别教授在我眼里可望而不可及,我也不认识,无法评价。然而,就我所知道的一些大学,包括名牌大学,以在岗教授中达不到我说的这个“高层次”教授为数不少。当然一些60后和70后在国外受过系统学术训练(包括获得博士学位与博士后研究经历),这就算不了什么。我在博文:“解读美国华人心境”中也谈到:“在国外拿了学位,然后又工作了多年,利用国外好的科研平台和氛围及一点语言优势,在国际专业刊物上(包括NSC)多发几篇学术论文,实在算不了什么”。希望我们的重点大学中教授的主体将来慢慢能以这个层次教授为主,我们大学的整体层次就会上升。

此外,发表论文虽然能够反映一个大学教授的学术功底,但不完全。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对武汉大学对在海外发表了几篇NS论文(我不知道年轻人产生NS论文具体情况,例如研究方向,论文内容,导师情况,通讯作者情况等)年轻人直接给教授存在非议原因所在。一个良好的学术理念内涵很丰富,这方面内容我曾经在多篇博文中谈了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因为有的人侧重于短期行为,他们的科学研究往往不可持续。我的博文:“中国学人的NS情结”举了例子;有的人“厚积薄发”“大器晚成”更为可贵。因为,我们大学中功利思想,短期行为,甚至腐朽学术环境是产生低层次教授的土壤。尽管我们贫瘠的国土上也出现过真正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一生贡献给科学技术的榜样,如华罗庚、陈景润、王选等“置身体于不顾”的科学家,但是与泱泱大国相比数量实在太少。

MIT做博士后的年轻人接着讲到一位图灵奖获得者老头,他到现在也只有第一作者20多篇论文。因为他的理念就是强调成果的影响力。在我的经历中,发现我们现在大学中正教授数量庞大。记得当年我上学时,北京地质学院正副教授23位,现在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岗就883位。我老家的井冈山大学正副教授538位(来自学校主页介绍)。然而在我认识的教授中不看国外同行文献,也从不在国际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的大有人在。大概10年前,一个大学强势学科的院长曾在一个会议上说过这么一个事,他们40多个正教授中只有个别教授没有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但是却只有少数教授发表过国际专业刊物论文(俗称国际SCI论文)。记得有一次,一位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来我办公室询问有关英文文献,学生特别说明他导师特意叫他来找我,因为他英文不行,真让我哭笑不得,这位教授可比我小好几岁。有一位博友给我留短消息,问我对我国院士水平的评价,并与美国院士相比如何?我根据我的了解如实回答:有的水平很高(包括我认识的),其学术水平可与美国院士媲美。有的当然水平很低了,还有一些凭领导身份(校长,所长,院长等)当的院士,即使他们申报材料中确有高水平成果,也很难分清他与他的学生或同事之间的贡献。现在经常出现几个并列第一作者和几个并列通讯作者,还有Nature论文成果说明“所有作者贡献相等”,你说如何是好。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3617-693403.html

上一篇:中国学人的NS情结
下一篇:一个“老椒”的激情与艰苦奋斗岁月

46 李伟钢 李子欣 王浩 曹聪 陈飞 罗德海 蔡庆华 李汝资 张海霞 孙学军 刘桂锋 陈冬生 徐大彬 彭真明 苏光松 蒋永华 鲍博 韦玉程 徐峰 苏德辰 余世锋 魏武 逄焕东 孔梅 朱蔚莉 李庆祥 魏国 雒赵飞 俞立平 李志俊 李宇斌 谭伟杰 张骥 陈兆权 杨立坚 张忆文 朱晓刚 孙东科 武夷山 张云扬 张文增 wgq3867 seeker99 yunmu hmaoi zhouguanghu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