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论阁Enago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nago

博文

见招拆招!识别审稿人意图,解决同行评议中的棘手问题

已有 1460 次阅读 2022-6-29 10:18 |个人分类:期刊发表|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论文的作者在投稿论文时,经常会遇到棘手的同行评议审稿意见。如何识别审稿人的动机,合理应对审稿意见,是一项重要的学术技能。


回复和辩驳审稿意见是一项具有高难度的专业性工作,通常需要由论文的资深作者(例如通讯作者)来完成。这种工作就好比律师撰写答辩状,需要高度的技巧。答辩的原则是在尽量满足审稿专家要求的基础上,保证论文的质量,并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获得期刊编辑的支持。论文是否录用,取决于期刊编辑的决定,审稿专家的意见只是供编辑参考而已。因此,审稿意见不一定全是正确的或都必须执行。期刊编辑是在同行评议过程中起到裁判员的作用,兼听审稿人和作者的意见,并做出是否录用论文的决定。


英文论文的审稿意见答辩在专业内容的难度之上又增加了语言难度,因此更加需要英文水平比较高的资深作者执笔或把关,确保答辩格式正确(尤其需要无遗漏地逐条答辩)、理由充分、 英文正确得体


对于高水平(高影响因子)期刊来讲,审稿人对于创新性(新颖性)、正确性(科学性)和完整性(深广性)的要求通常很高,而且对于科研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要求也很高。对于很多期刊来讲,如果其中一个审稿人给出拒稿意见,而且获得期刊编辑的认同,那么编辑对于论文的处理意见很可能就是拒稿,而不给予修改机会。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以下三个方面:(1)论文关于新颖性的论述不足以服人;(2)论文出现严重的常识性错误;(3)论文出现严重的常识性缺失内容。因此,论文的作者必须特别注意检查这三个方面,防止被拒稿而丧失修改机会。

 

如果论文有幸被给予修改机会,审稿意见中的棘手部分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     论点的提炼;

2.     论据的补充;

3.     论点向深度扩展;

4.     论点向广度扩展;

5.     英文语言问题。

 

关于英文语言问题的修改要求都是合理的。其余四个要求则可能存在审稿人的不合理要求。如果作者感觉论文的英文水平已经无法再提高,而审稿人仍然指出英文需要大力修改,那么作者应当毫不犹豫地使用付费的专业化语言编辑润色机构获取帮助。由于有些作者的英文水平有限,自己无法看出很多语法、拼写、写作风格方面的错误和问题,因此获得英文母语编辑的帮助不可避免,否则会导致论文在修改提交后由于语言不合格而拒稿,这将非常可惜。

 

一、论点的提炼

如果论文的结论(即论点)在创新性上有幸被审稿人认可,但是审稿人感觉论点过于琐碎而不够凝练到应有的高度,例如罗列大量具体的数字,论文作者需要努力总结提炼数字并争取获得更加凝练的结论,并且需要注意将论点与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衔接起来。

 

二、论据的补充

这是审稿人最喜欢挑剔的内容。审稿人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基于纯正目的而不夹带私心的审稿人。这类审稿人不会基于自己学习或获取信息的动机来提出问题,而是比较公正地站在广大读者的角度审稿把关。这类审稿人称为纯正审稿人或正常审稿人。第二种是带有私人目的的审稿人,称为非纯正审稿人(或滥用同行评议权力以权谋私的审稿人)。他们通常是所审论文的小同行,希望通过审稿机会刺探信息或获取更多的知识,或者利用作者的时间和精力为他们自己的利益(例如撰写论文)服务。这种以权谋私具体体现在以下特征,例如请作者增加一大节关于某个专题的文献综述,增加一大批关于某些数据的图表,增加一大批关于某些问题的深入解释,以便他们自己学习知识并开展后续或相关的研究工作。非纯正审稿人往往打着为广大读者着想的旗号来索要更多的解释、讨论、数据或信息,因此有时不太容易分辨,甚至有时反而被期刊编辑认为是勤奋努力的审稿人——一下子问了100多个问题,让作者回复答辩100页,比论文本身的10页篇幅还长了10倍。这种审稿行为看似努力,其实很过分。

 

一般来讲,当以下四个特征同时出现时,应当怀疑审稿人出于非纯正目的:(1)审稿人要求提供对某些基本问题的详细解释(涉嫌为了供其学习用);(2)审稿人对要求追加的论点或论据过度讨论或反复纠缠(涉嫌为了刺探信息供其做研究用);(3)审稿人要求对某些专题大规模补充综述(涉嫌为了替其整理文献用);(4)审稿人并不强制要求作者将这些补充内容写进论文(涉嫌为了只给其自己看)。如果怀疑审稿人目的不纯正或认为要求过分,作者在回复审稿意见时可以单独提请编辑注意,并可以使用“所涉要求超出论文范围”为理由适当拒绝或部分拒绝。

 

三、论点向深度或广度扩展

有些审稿人喜欢要求作者将研究范围向深度或广度扩展,包括在深度方面针对论据补充更多参数(例如不仅要求展示发动机循环平均的稳态参数,而且要求展示曲轴转角精度的瞬时参数),或者在广度方面针对论据补充更多的研究内容(例如所涉论文研究了一种燃料的性能,审稿人要求扩展到两种燃料)。在深度方面的要求通常是合理的,尤其涉及业界公认的应当提供的参数时,精通科研工作的人不应该遗漏这些参数,否则结论就不够严谨、全面和正确。如果作者缺失这些要求补充的参数,应该给出合理解释,以获得谅解。但是,在广度方面的要求通常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涉及作者对多篇论文的内容策划。如果不是拆分发表,作者有权利拒绝扩大论文的研究范围。



*解决审稿人提出的英文语言问题就交给英论阁博士硕士学科专家,2000+名母语编辑、平均19.4年经验,为您的SCI发表之路保驾护航!科学网读者专属润色9折

115425h2d2xd8vjtq3sv28.png

英论阁英文润色 术翻译  期刊投稿支持

请关注英论阁微信公众号
EnagoChina

image.png

更多科研出版干货就在
SCI论文学术交流平台
EnagoAcademy


EnagoSubscription.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681387-1345081.html

上一篇:论文发表的不同阶段中,如何与期刊编辑进行有效沟通?
下一篇:四大逻辑推理方法,提升学术写作说服力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9-27 1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