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博文

参加“岩土及防灾减灾前沿论坛”有感 精选

已有 5465 次阅读 2023-3-5 07: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参加“岩土及防灾减灾前沿论坛”有感

 

昨天下午参加了日本工程院院士陈光齐教授组织的岩土及防灾减灾前沿论坛报告会,因为下午有课,听完陈老师的报告后,就急匆匆地给学生上课去了。课后有朋友给我留言说,陈老师在会后的闭幕式上曾邀请你说两句,发表一下感言。我思忖片刻,还真是颇有一些感触。

首先这个论坛我因为时间上的冲突,有些报告错过了。比如日本的著名教授大西有三的报告,很是可惜。因为我有一个台湾的教授朋友就曾经是大西教授在京都大学的博士生,DDA 研究做得非常好。大西教授是石老师的老朋友了。而石老师是这次论坛泰山北斗级的人物。这个论坛的很多报告其实都跟石老师的三个经典理论:块体理论,数值流行法,和DDA相关。

我虽然对石老师的三个理论很早就开始学习研究,但跟石老师真正认识并不长。大概两年前跟石老师联系上了,才知道石老师竟然跟我是老乡,我们是同一个高中毕业的校友。后来,经常通过电话和微信跟石老师请教问题,受益匪浅。我老婆有一次跟我说,你和石先生的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颇像陈丹青和木心。陈丹青大家都知道是著名的画家,作家,八十年代旅美,结识了像他父亲一样年龄同样的旅美画家,作家,文学家木心先生。后来,当时旅美的一批艺术家慕名积聚在一起邀请木心先生给他们开课,讲世界文学史。木心欣然同意。于是就像当年孔子给他的弟子们授课一样,木心轮流在学生家中跟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促膝交流,亦师亦友,一讲就是五年。可以说,没有木心就没有后来的陈丹青。再后来陈丹青把这五年的笔记整理出来出版,木心先生成了包括708090 甚至00后文学青年图腾一样的人物。我跟我老婆讲,我们这些石老师的追随者可能大都比不上陈丹青的才华和名气,但就学术上的贡献而言,石老师要比木心还要厉害。因为,同时代的文学大家里,木心虽然很厉害但比他更厉害的还有很多。但石老师在我们这个领域的贡献是开宗立派式的,是别人无法取代的。但石老师对我们领域年轻人的影响与木心先生对文学青年的影响确是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他们分别对科学,对文学艺术纯粹的爱。在我看来,这种纯粹是无比珍贵的。

说到这种纯粹,这次论坛的组织者陈光齐教授,虽然之前并没见过,但我对陈老师的学术贡献仰慕已久。我大概知道陈老师很多年前就是石先生的老朋友。从他的讨论问题的态度和投入,能看出他有着石老师一样对学术的痴迷。我记得几周前,另一次报告上,大家一起有过很热烈的讨论。“台上无大小,台下有规矩,戏比天大”。这是艺术家们对自己的要求。这和我们科学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一个道理。总之对陈老师的印象就是日本的院士真不是盖的,是真有水平。

另外这次论坛还邀请不少院士,校长级别的大教授来参加,比如河北工业大学的副校长马国伟教授。多年前在澳洲就跟马老师很熟识,受到过马老师不少帮助和提携,一直心存感激。我们私下有很多交流,马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除了马老师以外,这个论坛竟然能邀请到像同济大学朱合华院士,东北大学冯夏庭院士这样的大人物来做报告。要知道院士那得多忙啊,能来参会,而且非常谦虚地做报告,耐心地与年轻人讨论问题,说明什么呢?说明再忙,学术在他们心中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这无疑起了一个重要的榜样和表率作用。

除了这些大教授以外,其实这次论坛年青学者的报告也是非常出色,大有青出于蓝之势。很多年轻的学者都是我的哥儿们,衷心为他们的成就高兴,同时也让自己倍感压力。说到压力,我经常跟我老婆讲,压力再大能有石老师当年北大毕业去大西北工作时的压力大吗?最让人佩服的是石老师能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石老师的关键块体理论就是在那种最为艰苦的环境下萌芽,发展起来的。

我有时候在想,石老师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原创的贡献?我觉着关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石老师有扎实的理论/数学功底。石老师是北大数学系毕业的,数学基础自然非常好,而且是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地步。这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这些年我认真学习了微分几何,近世代数,高等微积分,高等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数学知识,慢慢懂得数学大概能分成精准数学和近似数学两类。数值算法应归于近似数学。对工程而言,近似数学更加重要。精准数学和近似数学如何联系呢?石老师的数值流形法就是非常成功的一个例子。而我理解的有限元,甚至分子动力学,SPH等都可以看作离散元的特例。而石老师的DDA是比离散元更powerful 的算法,足见石老师的厉害。总之,有了扎实的数学功底,再看物理/力学问题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石老师除了理论基础好以外,事必躬亲在我看来这是石老师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大家都知道石老师的这些重要贡献都是早期自己单干出来的,这在一个讲究合作共赢的时代显得非常格格不入。团队重不重要?合作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真正原创的东西其实单干出来的。我们这些教授,如果完全把工作交给学生去做,自己当甩手掌柜的,这是很危险的。想想石老师这个年纪还在深度思考,关心祖国的重大工程问题,还在亲自编程,我们这些人哪有资格和理由选择学术躺平?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https://m.sciencenet.cn/blog-692836-1378935.html

上一篇:《误入一个群》
下一篇:风筝

12 郑永军 贾玉玺 闫洁 宁利中 朱豫才 闫保旭 崔锦华 黄永义 李学宽 孙冬阳 康建 卜令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