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学位论文是根,学术论文是叶 精选

已有 9298 次阅读 2021-3-23 11:3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关于硕士生毕业前是否将发文章作为学位申请的前置条件引起热议。随着清华大学新规出台,支持者,反对者都有,各说各的理,好不热闹。当然也不排除蹭热度的媒体或网评。清华毕竟是清华,其一举一动牵动全国高校,具有风向标作用。若换成地方学校出此规定,我相信绝不会掀起如此风波。国内各类高校导师的年龄,职称,经历和地位的不同,导致对清华规定的看法自然也不同。相似状况的导师大都认同我的观点,而年轻导师分化较大,争议也大。我认为这是每个人带研究生的价值观所决定的。培养的研究生是具有从事科研能力的人还是出文章的工具,对此认知完全不同。

近年在四唯的大环境下,以文章论英雄成了人们心里的普遍认同。无论提职晋级,毕业学位,还是人才引进,似乎成了“共识”。这也是研究生培养中过于看重文章的原因。

首先界定一下概念:学位论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为准(可自行查阅)。学术论文可简单理解为发表的文章。

完成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毕业前获得学位的唯一条件。硕士生要想获得学位,必须通过课程和学位论文答辩,缺一不可。学位论文与学术论文(文章)不能混为一谈。前者是对学生几年学习成果的全面考核,包括理论基础,研究背景,立题思维,方法运用,结果分析,讨论,结论等完整的格式要求,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全面性。而后者仅仅是对某一具体问题研究的公开报道。二者的差异在内容,篇幅,格式方面十分明显。以往甚至有将几篇发表的文章罗列在一起作为学位论文,这是对学位论文的曲解和误判,很不严肃。几篇文章=学位论文在相当一部分老师中认同,说明他们对学位论文的理解存在误区。我不否认学术论文的价值,也不反对在读期间发表文章,但是否可以替代学位论文或作为前置条件是另一回事。答辩只能依据学位论文,而不是发表的文章!答辩委员会才是学位的最终裁决者,而不是期刊审稿人!

通常把公开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文章称为学术论文,这是科研人员工作的一部分和评价的依据。当然博士生也应划在准科研人员之列,因为他们是科研的后备军。但硕士生需要慎重对待。硕士生是学生,是被培训者。主要任务不是发文章。少数硕士生优秀者,本科生,甚至中学生发文章的例子也有,但不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

学位论文好比树根,而学术论文则好比是树上的枝叶。没有根哪有叶?大学老师都是从研究生走过来的。研究生期间打下的底子成为日后科研晋级的阶梯。基础不牢不可能行稳致远。硕士生的基础与后续博士阶段进展密切相关。因此,那些过度强调硕士生毕业前发论文的人似乎忽略了二者关系,甚至误以为学术论文就是学位论文,于是才有了“我都发了好几篇SCI,核心期刊文章,难道还拿不到学位?”的逻辑。过分强调学生毕业前发文章,给催生造假提供机会,而挂名,发一些不相干或水平低的文章只会把学风搞坏。同理,把量化的影响因子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硬性规定显然也不合时宜。博士生也在成长中,文章从低分到高分需要一个过程。毕业时与工作几年后的差别需要时间来检验。过早的达到顶峰未必是好事。很多学校的年轻老师工作前后所发论文的反差说明了这一点。关键是底子的厚度(潜力)决定未来的高度。

试想一下,如果研究生与导师无利益关系,研究生要学位,导师要业绩,共同的媒介--文章,加之学校,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就不会有要不要毕业前发文章的讨论了。学位水平达到了,必定有学术水平的支撑,文章就是个副产品而已。水到渠成,发表只是迟早的事。逼迫不是提升质量的良策,甚至适得其反。

俗话说:树大根深,根深叶茂。导师把精力用在培养学生上,在提高质量方面下功夫远比催发文章有意义。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份责任与担当,求真务实才是研究生培养正道。与其一味施压,不如遵循教育规律,科学规律,踏踏实实做好工作。

年轻导师上岗前培训很重要,老教师传帮带很重要。很多年轻导师为了提职或完成项目,急于招生做助手,然后就是让学生赶紧进实验室,赶紧做实验出数据,赶紧发文章,弄得身心疲惫,欲速不达。与有经验的资深导师相比,年轻导师也许把自己的经历当做培养研究生的经验,重结果轻过程,其思维具有局限性。这种凭激情做事是不可能持久的,也是引发师生矛盾的因素之一。功利心+浮躁会毁掉一代人,这绝非危言耸听。

讨论问题是好事,但必须针对问题的本质,核心,内涵来做理性辩论。片面理解,断章取义,主观臆想的评论毫无意义。不能把清华规定简单归结为取消文章,不要文章。不研读全文,只抓住片言只语就加以评论,这完全是对研究生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的误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中并没有把发表文章作为学位申请的前置条件,因此清华大学规定只是正本清源,重申而已。前置条件与培养质量也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相信清华今后研究生考核与学位论文要求只会更高,绝不会放松管理。

如何科学化科研管理,该不该给科研人员规定量化限时指标,凸显更深层次矛盾。这也是未来改革的重要议题。



https://m.sciencenet.cn/blog-729911-1278127.html

上一篇:性格即命运
下一篇:轮回

23 王安良 郑永军 杨光 许培扬 叶建军 朱艳军 杨金波 马臻 鲍海飞 张忆文 郁志勇 吕健 彭真明 黄永义 李陶 姚雅欣 郑强 王茂清 刘继顺 储成才 宁利中 周阿洋 王兴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9: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