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 精选

已有 5168 次阅读 2022-8-25 07:0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应该是研究生毕业后能否独立从事科研活动,而不仅仅是获得一张文凭。

授之以渔和授之以鱼的培养模式结果截然不同。是造就一个渔者还是一个吃鱼者,完全取决于导师。

很多导师提及研究生文章,都说研究生不会写,代之导师亲自操笔,学生只提供数据。甚至为了学生能毕业,把不相干的工作挂名送学生。而且认为这样做合情合理。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似乎学生有了文章,可以顺利毕业,但学生缺少了最重要的能力,学术思维,撰写论文。皆大欢喜的背后是学生能力的缺失。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仅要会做实验(仅仅是熟练技术员),更重要的要有科研能力(学术思想,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学生不应该是学会做实验,出数据,而且能够把握实验全程,了解实验的意义是什么。写文章的过程是一个升华的过程。

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评价。经历从选题,实验设计,数据获得,结果分析,撰写论文的全程训练。一个导师不仅能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导师的成就感不是培养的学生发表了几篇文章,而是学生毕业后的成就是否超越你。从这个意义上讲,替学生写文章,远不如让学生学会写文章更重要。

学生成才与否,当然导师的作用功不可没。尤其是第一篇文章,导师应全力以赴,逐字逐句修改完善。但是从第二篇文章始,导师应该放手让学生一搏。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写文章的。但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学生的悟性是学生今后学术发展的潜能所在。

导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保姆,而是激发学生潜能,人生的引领者。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是导师的职责。

作为学生,鱼固然好吃。但应该把学会捕鱼看得比吃鱼重要,尽管捕鱼更辛苦,但乐在其中,受用终生。

做鱼者?做渔者?师生自便。



https://m.sciencenet.cn/blog-729911-1352535.html

上一篇:大学向何处去
下一篇:师生关系简说

12 郑永军 郭战胜 许培扬 褚海亮 郑强 汪凯 王启云 李学宽 马德义 吕秀齐 吕健 鲍海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