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忆文
坦然面对拒稿
2018-5-27 09:03
阅读:5221
标签:论文, 投稿, 审稿, 拒稿

     论文投稿有时候不得不说是一个技术活,甚至还夹着点运气,因为同一份稿件在不同的审稿人眼中,其所呈现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有的审稿人认为该稿件具有一定的价值,直接建议修改后发表;而有的人,认为该稿件一无是处,直接拒稿。

而审稿人通常由期刊编辑分配,不同的期刊,其审稿人是不同的。所以你的稿件遇到的审稿人,给出不同的意见,也是很正常的。对于像我这种科研菜鸟而言,被拒稿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当然随着投身科研年限的不断增加,接受被拒稿的心态也发生微妙的变化。由原来的失落、郁闷,甚至感叹,逐渐转变到习以为常。造成心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对我来说主要是由稿件所带来的价值发生的变化,以前读博时没有论文,那是毕业不了的,所以被拒稿就感觉压力山大。工作之后,同样被拒稿,但不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威胁,顶多没有发表论文,科研这块的绩效为0,但还不至于失业,所以压力相对小些。

这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被拒稿心态发生变化,取决于稿件所给你的利益,利益的大小,决定了你的心态。试想,如果申请项目、评职称、绩效奖励、毕业等对论文不在做硬性要求,那还有多少人会发那么多论文呢?既然不发那么多论文,被拒稿的概率就大大降低,所以其心态自然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这不又收到稿件的拒稿通知,已经没有当年的那么失落,取而代之的却是急于从审稿意见中吸取营养,以便再战。从某种角度而言审稿人的审稿意见往往都是有很大的价值的,但却也不能全信,应该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因为审稿人有时候并不是你的小同行,对你的研究内容不是很熟悉。所以不能将他们的意见奉为圣旨,对他们言听计从,自己对的就得坚持。

总之,如果还想继续搞点科研,并将成果写成论文发表,被拒稿是正常,你可能在拒稿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成熟,今天的被拒稿,正是为了明天的不被拒稿。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忆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827932-111593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7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