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忆文
内卷还是躺平,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精选
2021-12-25 16:29
阅读:9089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岁末年终;去年提笔写总结的场景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不过时光对人总是公平,它总以自己的方式,夜以继日的流逝,不管你愿,还是不愿,它总在那里,不离不弃,总是悄悄地给你的容颜烙下不可逆转的印记。

即将逝去的2021年,给我印象的最深的就是两个网络热词:内卷与躺平。因为这两个词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能够直击人的内心深处,它恰到好处的反映了个体在工作与生活中所处的矛盾的心理状态。内卷就是被动的内耗,并不会增加总的价值,相当于做无用功,但带来的后果就是让人身心俱疲。躺平看似是一种妥协和放弃,但其实质是寻求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以便超脱于物外。内卷太累,躺平太舒服,这两个词正好处于对立面。

一味的内卷,让人喘不过气来,带来的只是身心俱疲,并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效益。一味的躺平,舒服是舒服了,但久而久之可能会使人颓废,白白浪费大好的时光。纠结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单纯地选择内卷和躺平都不合适,正如这世界不仅仅只存在黑白两者颜色一样,所以最终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才是适合自己的。

尽量的避免内卷,适当的选择躺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成了2021年工作与生活的指导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过去一年所做的事情可以用一件大事、两个转变和突破、三个坚持、四项专利以及五篇论文来总结。

一件大事2021年算是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虽然并不是尽善尽美,但个人能力有限,目前阶段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基础,才有可能逐渐突破,逐渐完善。

两个转变。由“普度众生”到“佛度有缘人”的转变以及“追求数量”到“少而精”的转变。前者主要是针对教学,后者主要针对科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事物的不断变化,发现以前“普度众生”的理念不在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如果墨守成规,不仅不能带来学生的好感,教学的成就感;而且可能带来的“恨铁不成钢”的失落;最后还会影响身心健康。“佛度有缘人”的理念,有针对性,可以因人而异制定相应的计划,见效快,成就感强,更重要的是可以适当、灵活的调整计划,不影响身心健康。

科研上“追求数量”有其合理性,因为只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只有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了解科研的全过程;此外,“追求数量”也是现实所逼,毕竟“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的要求摆在那里,没有数量会影响到饭碗,会影响收入。然而,当这些要求都满足的情况,显然“追求数量”已经不太合适,必须走“少而精”的道路。

两个突破。记得2018年就评上了硕士研究生导师,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招到学生,今年总是有了突破,招到了一个研究生。虽然对招研究生不是很期待,毕竟总招不到也不太好。第二个突破来自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获奖。以前,总是忙于自己的事情,对指导学生参加比赛,没有放在心上。后来随着教学理念的变化,花了点精力在学生上,带领他们参加比赛获得一个省二等奖和全国三等奖,也算是一个突破。

三个坚持。坚持读书,跑步,写博客。虽然工作比较忙,事情比较多,但依然坚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书,今年完成了《资治通鉴—柏杨版》、《三国演义》、《诗经》、《封神演义》、《将军吟》、《聊斋志异》、《病毒、传染病与人类》等书的阅读,收获颇丰。身体为革命的本钱,以前没有认识到锻炼的好处,所以身体大小毛病不断,今年能够坚持每天跑步,终于体会到了运动带来的无限的好处。虽然现在写博文与以前相比少了很多,但至少没有放弃,时不时偶尔还是写了一两篇,也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

四个专利。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四个发明专利,虽然这并没有什么用处,但至少是对自己过去成果的认可。

五篇论文。今年是搞科研以来发表和录用论文最多的一年,也是最满意的一年,因为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不过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科研理念的转变,追求“少而精”;第二,以前写的文章都集中到今年一起录用和发表了;第三,主要是自己单干,从选题、研究、写作、投稿等所有流程都是自己完成的;第四,国家政策的影响,原来有奖励的论文,现在取消了。

总之,即将逝去的2021年,没有太多的波澜,没有太多的惊险,当然也留下了有很多遗憾,希望来年能有机会弥补这些遗憾。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忆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827932-131810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