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1000粉丝理论无法养活科普作者

已有 5680 次阅读 2016-11-20 02:57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美国作家Kevin Kelly (1952-)在《技术元素》一书中提出一个理论,即1000粉丝理论,在他看来,只要你能拥有1000个忠实粉丝(True Fans) ,那么,你就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因为无论你做出什么作品,这些忠实的粉丝都会去购买,即便每个人一年只花100刀,你也拥有100×1000=10万刀。天哪,这可能吗?

      凯利过于乐观了,也许在美国这个理论还是可能的,原因有二:其一,整个社会拥有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整体收入水平比较高;其二,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准比较高,人们喜欢对文化产品进行投资与消费。问题是,这个理论来到中国后,就面临极大的困难:就第一点而言,中国的高收入人群总量也许和美国差不多,但是消费习惯完全不同。中国的土豪们就喜欢吃喝玩乐四项标配活动,而西方的土豪们则有五项标配:除了喜欢前四项外,还有一项,即对新颖事物与知识的热爱,这个偏好历史悠久。熟悉欧洲近代史的人都知道,那时的欧洲达官贵人喜欢资助科学,比如伽利略就有很多恩主,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更是得到无数贵族的资助,反观当下的中国有几个土豪乐意去资助学者的呢?他们宁肯找神仙大师也不找学者。第二点,中国人的消费习惯还处于低级阶段(温饱刚刚过后),还没有发展到对于知识的高级消费阶段(低级快乐与高级快乐的分野)。由是观之,1000粉丝理论在中国肯定行不通。什么样的粉丝才叫忠实的粉丝呢?又是一个很难界定的话题。但是凯利的思路没有错,一个社会要养成喜欢知识、依赖知识的习惯。由于知识的生产是有成本的,故而,知识的获得也是要付费的,这个道理还是成立的!

      基于上述理解,我认为在中国做科普要想维持一个体面的生活,至少需要10万个粉丝,考虑到收入与消费习惯,这个比例还算靠谱。即如果每个人一年花1元钱,那么,十万名粉丝就会养活一个科普作家,即每年10万元收入。10万粉丝,是考虑到粉丝的冗余现象的,即有的人1元都不花,而有些人则花上5元、10元的(对每个人都不构成心理负担)。这个冗余粉丝的存在不会造成其他粉丝的经济负担,反而会彼此分担那部分经济份额。

      如果10万粉丝假设成立,即相当于人口的1.3万分之一(10万粉丝/13亿人),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这个国家在一个确定时期内可容纳的最大数量的各类文艺产品的潜在生产者规模为1.3万人!考虑到每年毕业的硕士与博士就有80多万人,看来这个圈子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因而,靠粉丝养活其实还真是很不容易的,你必须成为这个集合中的1.3万分之一!否则就会被抛弃!

2016-11-20凌晨临屏涂鸦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9-1015739.html

上一篇:荆棘岁月中的中国科技政策制定的推进者
下一篇:从信息竞争视角看变化盲视现象中的信息加工问题

3 武夷山 李竞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