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克服焦虑

已有 4222 次阅读 2017-8-24 14:4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昨日受朋友之托,给一个大学生做焦虑疏导。时间一个半小时。过程与结论如下:

焦虑是人类在进化中产生的一种防御机制,有利于个体的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人都有焦虑感,这很正常,只要不超出一定范围,都是可以接受的(即轻度焦虑与重度焦虑)。

焦虑是一种情感反应,它的麻烦在于指向对象是弥散的,即我们无法准确判断因何焦虑。这也是焦虑与恐惧的最大区别,恐惧是一种夸大的认知判断,它有明确的指向对象。

1、简略量表检查。(轻度)

2、成因分析。A。因为一些挫折造成个体自信心的受挫,导致原有的自我认知判断出现故障,演变为自信心的降低;B、独立性较低、依赖性较强,因受环境影响(在生活中会出现做决策时或主动性的行动困难);C.目标不清晰,导致行动的意义感衰减或损耗。

两个预设:

A、对未来的折现(现在的行动或观念对于未来的影响):a、认为影响很大(悲观-焦虑)、b、认为影响一般或无所谓(恒常-麻木);c、认为影响较小(乐观-积极);

B、错误的因果观念(把想的当成现实,杞人忧天模式),其实只有当下的行动对于未来具有高度相关性性(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敢肯定地说是因果关系,更遑论观念与行动的关系)

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对未来具有恐惧感的动物,因此,未来的不确定性与人类的焦虑密切相关。

建议:

A、进行信心补偿(对挫折前和挫折后的认知差距进行修复,以此增加自信,修正自我认知。)

B、增加独立性,降低依赖感。

C、树立小目标,并深深植入观念体系,以此让个体的行动获得意义感(意义的产生机制)。

D、通过观呼吸(或冥想、正念等)学会放松,活在当下,不做评判,努力做好每一天。结果是行动长期累积的产物。调整自我认知(尽量达到客观),这是普通人造成焦虑的重要深层原因,自视太高与自视太低都很糟糕,前者容易出现预期与结果的巨大差异,从而容易引发焦虑(以自我怀疑的形式出现);后者容易出现自卑,久而久之会造成低自尊人格现象。我倾向于多锻炼左脑,这样也会减少焦虑(戴维森的工作:左脑激活与快乐有关,右脑激活与不快乐有关)。

2017-8-24于南方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9-1072562.html

上一篇:巨人的肩膀在哪里?——研究生如何开启学术生涯
下一篇:硅谷没有秘密——关于硅谷科技生态系统的两点思考

3 武夷山 丛远新 王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